曹長青:美國加強戰略圍堵中共

曹長青

人氣 6
標籤: ,

【大紀元4月14日訊】四月中旬,胡錦濤將正式訪美,兩國正緊鑼密鼓,為這次訪問做準備。但像上次胡錦濤來美國一樣,雙方又是為訪問規格發生分歧,北京宣稱這是「國事訪問”,而美方像上次一樣,事先就明說,這只是「一次訪問」,等於是明確拒絕北京。雖然美方不願給「國事訪問」待遇,但布什政府仍會「熱情」接待「胡主席,畢竟這是胡錦濤出任中國國家主席之後,首次正式訪問美國(上次是出席聯合國會議,順便在紐約和布什會談)。白宮傳出,美方甚至可能請胡錦濤到德州的布什牧場做客,以示「親熱」。

但這些「形式」和「客套」,都無法掩蓋兩國間存在的棘手問題。不僅有傳統的人權(中共的記錄很糟),北韓核武(北京不真正向平壤施壓迫其棄核),飛彈威脅台灣等問題,這次胡錦濤訪問,可能最麻煩的是經貿問題,因去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已突破二千億美元大關, 比上年增加了25 %。中國和美國做貿易一年賺的錢,就相當於中國 8530億美元外匯存底的四分之一強, 因而美國朝野怨聲載道,認為雙方是不公平貿易。

由於胡錦濤要來,美國朝野檢討中美經貿失衡之聲,更為升高。民主黨籍的聯邦參議員鐸甘(Byron Dorgan )和共和黨籍參議員葛瑞漢姆(Lindsey Graham )連手提出議案,要取消五年前給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 )地位,變成每年審查一次,視情況再決定。更早些,兩黨議員還聯手提出議案,如人民幣不升值,將對中國所有產品徵收27.5 %的進口稅,這個數額正好可彌補匯率問題給美國帶來的經貿損失。後來中國把人民幣少量升值,調高2.1 %,美國國會才推遲表決這個議案。最近這兩名議員去中國訪問,在北京承諾下,決定把這個議案再推遲幾月,看北京是否真的兌現諾言。

美中貿易逆差,及經貿摩擦等問題,一直存在,所以最近開始炒熱,近期原因是胡錦濤要來美國訪問,潛在原因是,今年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年」,將改選三分之一聯邦參議員和全部的 435名眾議員,兩黨議員為爭取民心和選票,都可能在貿易問題上立場強硬。而布什總統為了保住共和黨目前在參眾兩院的多數地位,不敢對此掉以輕心。

除經貿領域的分歧之外,在國際安全上,美國更是對北京存有戒心,並一直採取聯合亞洲盟友,遏阻中共軍事崛起的戰略佈局。布什總統三月初首次訪問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南亞國家,國務卿萊斯此後兩周,訪問了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東亞國家,並首次舉行美澳日三國部長級會談,都顯示美國的全球戰略,進一步從歐洲向亞洲轉移,其主要目的,就是遏阻中共和北韓的可能軍事盲動。

布什的首次印度之行,最關鍵的是解除了對新德里的核禁運,並決定幫助印度增強核能力。雖然美國強調民用,但印度如把它用於軍事,外界難以辨識監督,等於美國默許印度發展核武。而擁有核武的民主印度存在,可以對共產中國構成潛在制約,促進亞太區域的安全。

國務卿萊斯今年的首次東亞之行,也透漏出美國的這種戰略意圖。萊斯訪問雅加達時,兩國一起強調要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因為中共已在東南亞區域組織「東盟」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專家預測,四年後,東南亞和中國的貿易總額將會超過和美國的。華盛頓已看到北京對印尼的滲透,因此去年就恢復了對印尼的軍事援助,加強兩國軍事關係。在印度洋大海嘯時,美國向印尼提供了四億美元援助,今年還準備提供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這些援助,正改變印尼人對美國的看法,最近雅加達的民調顯示, 50 %的印尼民眾,對美國有好感。

萊斯訪問澳大利亞,更傳遞出美國的這種戰略用心。澳洲是美國傳統盟友,有共同防衛條約。現在澳大利亞是保守派的霍華德政府執政,和美國布什總統同屬右派陣營,理念和關係都相當密切。

霍華德總理已是第三次連任,這是他最後一屆,因而沒有連任的包袱。另外,澳大利亞近年經濟增長,政治穩定。今年三月,正好是霍華德總理執政整整十年,《華爾街日報》為此發表了一篇社論,稱讚霍華德的執政記錄。社論說,過去十年,澳洲的通貨膨脹率一直控制在 2.5 %左右,而且澳大利亞本財政年度不僅沒有財政赤字,還贏餘85 億美元。霍華德的民眾支持率,據最近民調,高達64 %。《華爾街日報》社論說,現在澳大利亞人民感覺到他們對國家的自信,澳大利亞很像美國在裡根總統時的那種繁榮強大的景象。在這種情況下,霍華德政府更有經濟實力和政治條件,和美國密切合作,制約中共的擴張,保衛亞太安全。

更引人注目的是,萊斯在堪培拉不僅和澳州外長會談,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也趕來參加。麻生的角色很特別,因日本自小泉首相以來,首任外相田中被視為親北京,接任的外相川口被視為親美國,現在的外相麻生,被視為反感中共。麻生最近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題目是「日本期待一個民主的中國」,等於批評現在的中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而且文中還呼籲北京要軍事透明化。日本《產經新聞》說,日本外相投書美國大報,非常罕見。

萊斯的東亞之行,布什總統的南亞之行,具有相同的戰略目的。萊斯在出訪時把這一點說得很直白﹕要防止崛起的中國不要成為亞太地區的「負面角色」,反映出美國的亞洲戰略,仍是以聯合盟友,制約中共擴張為戰略重心。在這種大背景下,胡錦濤來訪問美國,將會面臨嚴峻的局面。

──《觀察》首發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海危機十週年  丁渝洲:政府當年處理得宜
張榮豐:九六台海危機  事後未切實檢討
曹長青:法國是個神經質的女人?
美欲「強勢脫離」臺灣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