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五色與人體健康(下)

陳潮宗

人氣 8

酸→肝
近代學者從藥理分析研究中發現,酸性藥物所含之有機酸、鞣質,具有鎮靜調節植物性神經、內臟和血管平滑肌之功能,臨床用於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膽固醇頗有見效。這便是「酸入肝」的實質意義。例如:民眾常用來開胃斂氣的酸梅湯方中的烏梅,味酸,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解除腸管平滑肌痙攣,有止痛的效果。

苦→心
大眾熟知的黃連,便是「苦入心」的實證,這類苦性藥物由於富含黃柏鹼,多帶有消炎作用,通過內分泌及植物神經間接來調整心臟功能及周邊血管通透性,所以對血壓、血糖及凝血系統具有調節作用。

代表藥材如連翘,便有味苦、色赤、形似心的記載。中醫就指出「苦入心」,其實便是瀉心火、涼血,而心火血熱的具體表現,如心煩不寐、胸悶口渴、面赤、脈數有力,微血管皮下出血,若能善用此一類藥材,皆有不錯的療效。

甘→脾
而被廣範運用於養生藥膳的甘味藥材,如山藥,除了具有口感佳,藥性平和,可長期服用的特色外,由於所含之醣類、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具有調節消化道運動分泌,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功能,故對人體具有補益的作用。同時某些甘味藥材,如飴糖,還能抑制腸道平滑肌的痙攣收縮,達到「甘可緩痛」的作用。

辛→肺
廣泛運用於治療感冒初期症狀的辛味藥材,所含的揮發油成份具有調節汗腺分泌,擴張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之效,這便是「辛入肺走氣」的意義;在淋雨怕受寒,煮一壺薑茶驅寒預防感冒,便是一例。

鹹→腎
鹽味藥材,這類富含無機鹽的藥材,具有調節腎臟泌尿的功用,同時它所含的鈣、磷質也是構成骨骼的要素之一,這和「鹹入腎走骨」的記載謀合。如廚房開門七件事中的鹽,由於味鹹性寒,不僅是三餐飲食調味之用,更有廣泛的醫療價值,中藥方中補腎之品,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均指定淡鹽湯送服,以利引藥入腎之效。然而由於鹽中所含氯化納成份會造成腎臟血流滲透壓的改變,造成體液滯留體內,因此患哮喘、高血壓、慢性腎炎者,切忌多食。@

轉載自文經社出版–【五臟保養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拙老談養生】憂鬱症防治之道
【節慶食俗】五月五避疫養生說端午
五穀雜糧蒟蒻 包出低卡高纖健康粽
傳統端午異國風 健康美味飄粽香(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