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六四 反思歷史 拒絕遺忘

芝加哥紀念六四十七週年、文革四十週年音樂演講紀念會隆重舉辦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6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沖芝加哥採訪報導)當六四屠殺的悲劇在它發生的國度成為禁忌的話題,而在六四十七週年之際,那美妙悠揚的紀念音樂卻再一次在芝加哥響起。芝加哥東西方音樂藝術團楊逢時博士、汪成用博士和一群永遠銘記六四鮮血的中國大陸學人,用他們十七年的堅持,將屠殺人民的劊子手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流亡
孤獨的流亡
壯觀的流亡
流亡
悲切的流亡
幸運的流亡
拒絕出賣靈魂的契約
你別無選擇。。。。。。

在拉赫馬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的伴奏中,楊逢時博士從心底流出的詩句打動了現場近二百位參與紀念活動者的心,淚眼中燭光閃動。

今年的芝加哥六四紀念音樂會,由東西方音樂藝術團的音樂家們演奏了拉赫馬尼諾夫的升C小調鋼琴序曲、美國現代作曲家巴巴爾的弦樂四重奏慢板和由鋼琴家金山博士演奏的舒曼鋼琴曲“飛翔”。芝加哥著名的瑞柏合唱團,也將十二年前由楊逢時、汪成用作詞、作曲的合唱作品“無悔的追求”再次呈現給現場人士,獲得大家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文革史研究學者宋永毅,《晚年周恩來》一書作者高文謙,是今年的演講嘉賓。兩位獨立權威的中國現代史的研究學者,將十七年前的屠殺之夜定義為“中國現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無論是在中國大陸還是在海外,那時籠罩在中國人頭上揮之不去“恐懼”,也許是每個大陸人最深刻的體會。曾擔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周恩來生平研究小組組長、室務委員的高文謙,此次的演講主題,就是“戰勝恐懼,昂起頭來”。

從小就生活在政治迫害驚恐之中的高文謙,於89年帶領機關工作人員走上街頭,聲援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之後遭到整肅,並被撤銷所有職務。在1993年來美後,帶著母親的“把歷史真相如實寫出來告訴老百姓”的叮囑,經過數年努力,完成了歷史巨著《晚年周恩來》,並從此完成了從“官方御用學者”到“民間獨立學者的轉變”。

高文謙表示,通過中共在海外千方百計的阻止自己出書,他認識到:「現在是輪到你們恐懼的時候了。」因為中共當權者深知,前蘇聯和東歐共產政權的垮臺正是從“歷史解密”開始的,重新評價重大歷史事實和人物,勢必瓦解極權統治的基石。高文謙認為,如果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生活在真實之中,堂堂正正的做人,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昂起高貴的頭來有尊嚴的生活,並行使自己無權者的權力,拒絕遺忘、拒絕謊言,就是在拆除極權者賴以支撐的支柱。每一個人戰勝自己內心恐懼之日,就是共產極權制度崩潰之時。

今年六四十七週年紀念,也正是中共發動文革四十週年。文革史研究學者宋永毅認為通過六四和文革,我們能夠看到,中共黨內,不管是什麼樣的派別,它們在對待人民要求民主和要求自己的權力這點上,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在有任何危及到其政權的時候,中國共產黨的下手一定是很堅決的、強硬的和殘暴的。

宋永毅引用東歐作家昆德拉的話表示,對一般的人來說,民主與獨裁的鬥爭是表現為記憶和遺忘的鬥爭。所以他認為,今天還有那麼多人來,還用那麼動聽的音樂來紀念那個日子,就表示人心不死,就表示記憶的存在,他相信在一個歷史的合力點上,大家所作的一切都會發生作用。

兩位嘉賓演講結束後,像每次活動一樣同與會者交流座談並回答提問。台灣的三民主義研究學者王全民、前香港立法會議員任善寧等也於紀念會上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交流感受。

於十七年前,在芝加哥發起並組織抗議中共六四屠殺的黃徫悌教授,提出十二個字與大家分享,那就是「回顧六四,反思歷史,拒絕遺忘」。

今年芝加哥六四十七週年的音樂演講紀念會有近兩百位人士參與,許多人更是從外州得到消息趕來參加,整個活動進行了將近三個小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兩大報談六四17週年
美發表聲明敦促中國重評「六四」事件
大紐約地區舉行「六四」十七周年紀念晚會
時事經緯 第28集 「六.四」感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