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唐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
font print 人氣: 200
【字號】    
   標籤: tags:

此文為「永州八記」之第三篇,文字短少精鍊,行文委婉曲折。末段表面上是慶賀西小丘,實則是抒發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嘆之意,溢於言表。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音:股母)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 (音:眼簡),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 (音:親)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音:皮)) 登於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予憐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剷刈(音:意)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迴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瀅瀅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 灃、鎬 (音:浩)、鄠(音:戶)、 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夫,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山:在今湖南零陵縣城西。
尋:沿著。
步:唐朝時,六尺四寸為一步。
鈷鉧潭:鈷鉧,溫器熨斗。鈷鉧潭在今湖南零陵縣西三里中,有小泉,經愚溪入瀟水,以形如熨斗,故名。
湍:水之迴流處。
浚:深。
魚梁:堰時障水而使其中空,以便魚類往來,即今之石橋。
突怒:石突出而若憤怒狀。
偃蹇:此處表示高峻的樣子。
嶔然:石勢聳立。
相累:層層相疊。
衝然:向前的樣子。
角列而上:分立排列著在丘之上方。角列:獸角之列。
羆:野獸名,比熊大,能直立撲抓人,俗稱「人熊」。
籠:概括。
貨而不售:想賣而無人買。
憐而售之:憐其無售而買下。
器用:除草伐木的用具。
剷刈:鏟除剪削。
惡木:無用的木材。
烈:火猛也。
舉:全部。
熙熙然:和悅的樣子。
迴巧:旋轉而奇妙。
效:呈獻。
枕席而臥:枕石席地而臥。
清冷:清和涼爽。
謀:深相交往接觸之意。
瀯瀯:水聲。
悠然而虛者:遠而空虛的,此指丘上之天。
淵然而靜者:深而寂靜的,此指丘下之水。
匝:滿。
旬:十日為一 旬。
異地者二:指鈷鉧潭和小丘。
好事之士:指好遊者。
致之:把它(指小丘)送到……。
灃:水名,在陜西省,源出秦嶺,注入渭河。
鎬:周武王建都之地,稱為「鎬京」,在今陜西長安縣西南。
鄠:在今陜西省今縣。
杜: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南。
陋之:鄙視它。
賈:同「價」。
遭:指「遇合」。在此有獲得賞識之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音:勳)。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予曰:「此古戰場也,嘗覆三軍。 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汨(音:密))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秖(音:之)辱於奴隸人之手,駢(音:胼)死於槽櫪(音:力)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周公,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其於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於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於人者輕以約乎。
  •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 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制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 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 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告汝十二郎之靈:
  • 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推秦濟,以羊一豬一,投惡谿(音:西)之潭水,以與鱷魚食,而告之曰:
  •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勳,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鏝衣食,餘三十年。舍(音:社)於市之主人,而歸其屋食之當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有餘,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 自余為僇人(音:路),居是州, 恆惴慄(音:瑞力)。其隙也, 則施施(音:宜)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