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平:哈佛‧北大‧中國教育

龔平

人氣 4

【大紀元12月18日訊】前幾天,哈佛大學出台了一項新的政策,減輕學生的學費負擔,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按照新規定,家庭年收入低於六萬美元的學生,不需交任何學雜費;年收入在十二萬至十八萬之間的家庭,只需支付不超過收入百分之十的學費。這樣,根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計算,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家庭的孩子入學哈佛將不用付學雜費,只有約百分之五的家庭學費負擔超過收入的百分之十。

哈佛建校三百多年,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社會影響力上,在全球都是無與倫比。從哈佛走出了七位總統,約五十名諾貝爾獎得主。這就不難理解,很多學生都有一個哈佛夢。

哈佛校長佛絲特說,教育是個人前途所繫,國家與社會未來的根基,哈佛希望替廣大的莘莘學子創造機會,而不要成為他們的經濟負擔。哈佛要讓所有夢想進哈佛就讀的學生知道,這個夢並非遙不可及。

的確,新政策之後,哈佛夢離學生們越來越近了。

哈佛的新舉措讓我不由地想起了北大。在中國的大學中,或許北大跟哈佛最具相似之處,很多中國學生也有一個北大夢。在最近十幾年中,北大的學費已經漲了十幾倍。近幾年北大更出現驚人言論:中國窮人上不起學,是因為收費太低。

這一言論很讓人感歎,有幾分慶幸自己入學早,但更多的是悲哀。在中國,到底有多大比例的家庭,能夠收入增長十幾倍呢?難道他們真的認為那些下層民眾的日子不夠艱難嗎?

有人說,學校高收費了可以多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但是,增加到獎學金有多少就會落到窮孩子身上?即使可以領到助學金,又有多少學生可以安心借回家?因為窮,才申請助學金,也正因為窮,所以更不敢借錢。即便辛苦熬到了畢業,也無法確定就能找著個好工作。沒有一定的社會關係,什麼學校都可能白搭。

每年高考分數公佈之後,都會聽到有父母因付不起孩子的大學費用而自殺的消息。在北大的時候,就知道有一位農村學生,因為家裏經濟困難,一個月靠吃饅頭過日子。當時很震驚,覺得不可思議。現在學費漲了十倍,很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的收入,想必是不可能增長十倍的。對那些孩子來說,北大夢應該是變得更加遙遠了。

有人說哈佛減免學費是因為哈佛有錢。哈佛確實有錢,但為什麼哈佛可以有錢,北大卻做不到呢?中國人憑什麼就不如美國人呢?

前不久,教育部門還被列入中國強勢群體排行榜,因為他們是稀有資源的佔有者。令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學生群體,一群國家未來的棟樑,卻在某種意義上成為高學費的犧牲品,淪為弱勢群體呢?

每年官員的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費出國的費用就高達近萬億人民幣,難道政府真的沒有錢嗎?如果沒有錢,為什麼可以如此慷慨花錢?如果有錢,為什麼在百年大計上卻如此吝嗇?到底我們的教育政策出了什麼問題?到底我們的系統出了什麼樣的問題?什麼時候,中國學生才能像美國學生那樣圓個哈佛夢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今鐘:北大才子譚天榮誤傳黑格爾
中國大學畢業生薪資 北大清華掉出前十名
中國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欠債500多億元
哈佛擴大學費補貼 收入18萬家庭也受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