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排汙威脅廣州飲水安全

標籤: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曾對中國廣東省廣州、佛山造成污染的清遠樂排河和大燕河經污染改治後,水質雖有改善,但仍不符區域水質的總體要求,威脅下游的供水安全。

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位在清遠的樂排河是花都的主要水源,樂排河在花都又被稱為白坭河或巴江河,與流溪河在石門鴉崗交匯後注入珠江。

該交匯點聚集了廣州石門、西村、江村三大水廠,三水廠供應的水量總計約佔廣州全市日供水量的一半,但是上游卻遍佈電鍍廠,水質一直處於劣五類。

今年年初,樂排河突然出現重金屬超標,嚴重威脅廣州市的飲用水安全。大燕河雖不直接為佛山供水,但去年三月大燕河的污水沖入北江,形成十多公里的污染帶,導致佛山市三水區水廠停水幾個小時。

另據廣州「信息時報」報導,清遠已對兩河沿岸七十六家企業進行排查,其中重點排污企業三十六家,整治了大燕河上游的三家皮革廠,目前兩河沿岸的電鍍廠已全部關閉,但第四類標準水質仍達不到飲用水源的水質要求。

當地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水源的水質至少要穩定保持在第三類標準水質,如今樂排河和大燕河仍是第四類標準水質,對下游的城市用水仍是威脅。

據表示,當地治污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在兩河沿岸的鄉鎮中有三個超過五萬人的工業重鎮,因沒有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全部直排,導致氨氮超標的事情常常發生。

大燕河上下游是工業企業密集地,還有大型養殖場,造成大燕河污染源問題仍未獲徹底解決。

對此,劉秀添表示,目前清城區已提高招商引資的門檻,把重污染企業都規劃到工業園,沿河企業多為製衣廠、中藥配製廠等污染小的企業。

但不少專家認為,要徹底解決大燕河的污染隱患需從地理構造入手,打通大燕河源潭鎮上游的攔河壩,加大河水流量,降低污染濃度。

不過,攔河壩的修建和改造涉及多方面問題,處理起來難度很大,目前仍沒有較大進展。

相關新聞
科學選擇食物清除體內「廢物」
揪出太湖生態災難的「元凶」
廣東梅州暴雨有村鎮失聯 居民:低處全軍覆沒
澳總理見李強直呼「李克強」引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