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無其田 土地所有權成焦點

第二屆中國論壇聚焦「中國農村土地制度」

【大紀元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黎新、史靜紐約報導)由中華學人聯誼會主辦,中國憲政協進會和《北京之春》雜誌協辦的第二屆中國論壇,近日聚焦於「中國農村土地制度」這個議題。中、美、臺三地的數位專家學者家圍繞中國農村問題以及土地私有化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昨天(10日)主辦單位王丹召開華文媒體記者會,介紹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成果。王丹表示,農村土地產權沒有歸到農民手中,成為中國社會不穩定的主因之一。

兩天來,從大陸專程趕來的清華大學教授秦暉、台灣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林文程與美國普度大學經濟史教授洪朝暉、原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咨、美國康州三一學院教授文貫中、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 <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原89年民運對話團召集人項小吉、獨立評論家陳破空等人圍繞此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大家認識到中國土地所有權不清是農村問題根源之一。

王丹邀請林文程、陳一咨和胡平在記者會上做總結髮言。林文程說,台灣的土地改革與制度,例如「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這些成功的土地改革經驗,將給大陸提供經驗。

陳一咨表示﹕中國目前的貧富懸殊最大,20%的富人佔了全國80%的財富。佔全國60%人口的農民只佔10%的財富。李鵬推行的棄農村、保城市﹔棄貧民保權貴的極端政策,使佔全國大多的農村人口淪為賤民。這是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所沒有的。

陳一咨提到,土地產權關係不清造成農民種地不養地。農民要產量,幹部要方向。短期行為使得農地貧瘠。陳一咨說,如果農民擁有土地,他們就可以按著市場經濟安排。

胡平認為,實行土地私有化勢在必行。他表示﹕「改革開放後,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沒用所有權,才是造成目前社會官民衝突不斷的真正原因。離開民主憲政法制建設,單一進行經濟改革,必然是社會問題叢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停車場做夜市及民俗展 高市府:違規
台稅捐處全面清查重購土地退稅投機行為
台大林地保管人 要求台大還地於民
高市警辦案查出案外案破地下錢莊暴力討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