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危機:古羅馬年代的先例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5日訊】(BBC報導)過去幾個月,信貸緊縮壓抑經濟、威逼民生,各國政府正四處尋找緩解妙方。現在,一位經濟史學家建議人們吸取歷史經驗。

英國牛津大學沃爾弗森學院(Wolfson College, Oxford)的學者菲利普‧凱(Philip Kay)指的不是80年前的那次經濟大蕭條,甚至也不是過去兩三百年的歷史經驗,而是公元前88年的事情。

凱說,當年羅馬著名政治家和哲學家西塞羅(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在事發20多年後的一次演說中提到公元前88年的一次信貸緊縮。

邊疆之戰危及內地信貸

西塞羅那次演說的目的,是呼籲人們把軍權交給羅馬大將軍龐培(Pompey),讓他去黑海南岸的本都(Pontus),同那裏的米特拉達梯六世國王(Mithradates IV)作戰。

他說,不然的話,可別忘了上次這位米特拉達梯國王進犯羅馬亞細亞省(Asia,今土耳西海岸)的時候,羅馬蒙受的重大經濟損失曾經導發羅馬內地的信貸危機。

「金融制度乃是如此,羅馬中央廣場(Forum)上的貨幣和亞細亞省的貨幣卷在一塊,繫在一起,那邊倒下,這邊焉想挺住!」

古呼今應

菲利普.凱說,這席話簡直和當今的情形出奇地投合。若以「美國次級抵押」替換「亞細亞省的貨幣」,用「英國銀行體系」替代「羅馬中央廣場」,西塞羅的話講的就完全可能是今天的事情了。

「在公元前第二世紀和第一世紀初年的羅馬,條金的湧入與信貸的膨脹結合在一起,使羅馬的貨幣供應量出現了巨大增長。這種貨幣的增長、膨脹先是大大刺激了羅馬的經濟活動,而最後也導致了西塞羅提到的信貸危機。」

後來怎樣是個迷

學者菲利普.凱說,對照古今,可以說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地理距離和過分樂觀的態度讓人們忽略了風險的存在。

那麼,羅馬人最終是如何從這種困境解脫出去的呢?

「後來20年的歷史資料比較匱乏,所以我們無從得知。」

歷史學家們知道,那次信貸緊縮之後,蘇拉(Sulla)成了羅馬共和國的獨裁者,但是凱認為,這兩件事並無因果關係。(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