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揭开北京“地下音乐公社”神秘面纱

人气 17
标签:

  大纪元北京2月5日消息:北京一个偏僻的地方 — 树村,居住着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摇滚乐手,其中包括了近20支成型的乐队。新近出版的《新闻周刊》载文揭开这个“地下音乐公社”的神秘面纱。

  文章说,从现象上看,树村西北的东北旺,再加上西三旗、黄土甸,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树村为中心的特殊的地下音乐群落。像舌头、木马这些已经发行了专辑的乐队就是从树村走出来的。

  《新闻周刊》的记者在探访后认为,偏僻的树村就象昔日北京圆明园的画家村、亮马河的东村一样,由于诸如房价便宜、特定人群集中一类的原因,形成了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地方描述起来有点像乌托邦或者人民公社。但在特定的音乐圈里,这里被称为北京摇滚乐的“人民公社”,这里的人被称为“地下音乐工作者”。

  这里的摇滚青年往往有着独特前卫的装束。他们的生活经历通常是:在家乡喜欢听音乐,已经开始弹琴,也许有自己的工作,但是抛弃了一切,只身或是与当地的同好来到北京,投奔外地音乐青年来京发展的著名“跳板”——迷笛音乐学校,在学校学习乐器,结交在北京的音乐人,根据兴趣大家组合,离开学校(有可能还未结束学业)搬到学校附近的树村来生活,生活从此就变成了新的样子。

  赤贫是每个乐队的共同之处。在树村的100多名乐手,几乎没有人有固定收入。并且他们拒绝过有固定收入的规律的生活。唯一的收入来自于演出,但北京能够接纳他们音乐的场所少之又少。北京演出的收入最多够来回打车,好一点的时候还能剩下点饭钱。如果对方有路费,他们更愿意去外地巡演,外地的地下摇滚分子会像亲人一样接待他们。

  地下音乐像一个接头暗号,这些沉浸在“新金属”、“硬核”音乐形式的年轻人在全国范围内互相致意。石家庄的“左耳”和“昏热症”、长沙的“疫”、南昌的“H2O水分子”、成都的“菠菜”、“夜叉”、“U235”、桂林的“周沛”、“过塑”、陕西的“朱芳琼”、太原的“隐患”、“假狱庭”、“造音”、上海的“扩音器”,在全国每个省会城市,都至少活跃着10支以上的地下摇滚乐队。用自己录制的小样磁带在寄来寄去地交流彼此的作品,在网络上互相谩骂区分派别。

  《新闻周刊》还披露,去年10月,一部以北京地下摇滚为背景的电影在北京筹拍。这部在音乐圈中沸沸扬扬的《北京乐与怒》,由香港导演张婉婷女士执导,他们选择了树村作为拍摄对象。文章并说,影片的制作者已经看好了这部具备了青春、爱情、摇滚、另类青年的电影的商业前途。摘自《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 澳洲国庆日摇滚乐表演观众拥挤引发安全问题 (1/28/2001)    
  • 吉恩‧西蒙斯将揭露音乐圈的丑陋 (1/19/2001)    
  • 汪峰:一个摇滚贵族的自白 (1/19/2001)    
  • 摇滚乐的千禧灾年 (12/27/2000)    
  • 激烈跳舞是祸因? (12/24/2000)    
  • 一个爱鬼混听摇滚乐的高中生,变成闯进太空总署的少年骇客 (10/8/2000)
  • 相关新闻
    汪峰:一个摇滚贵族的自白
    吉恩‧西蒙斯将揭露音乐圈的丑陋
    澳洲国庆日摇滚乐表演观众拥挤引发安全问题
    26届台北电影奖得奖名单陆续揭晓(更新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