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原住民学童有机会人人学琴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讯】(美国之音2010年 1月 30日报导)音乐能陶冶性情,还有一个说法是[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送孩子去学音乐。在台湾中部偏远山区却有一所原住民小学的学生能够人人学习小提琴,而且人人一把小提琴,全校学生日前还举行了小提琴演奏会。这是台中县和平乡博爱国小第一次在校内举行发表会。

美国之音赵婉成和平乡地震灾害至今仍然可见

*和平乡多次遭逢天灾*

这所小学位于横贯公路的偏远山区内。过去10年里,和平乡遭逢九二一大地震,和两次严重水灾,原本青山绿水的好家乡变成全台受害最严重的所谓[明星灾区],家园被毁加上工作难求,许多居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博爱国小校本部和分校的学童人数连同幼儿园在内也仅剩80多人。1月22号这天,是学童们的大日子,因为他们才学习了4个月的小提琴就可以举行发表会了。

* 全校学童以原住民为主*

美国之音赵婉成博爱国小校长林伶惠

今天上台的是二年级到6年级的所有学生。博爱国小校长林伶惠对美国之音说,该校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原住民泰雅族 (Tayal),其他还有阿美族,布农族,以及极少数的汉人学生。博爱国小实施的全校小提琴教育补充了学童家庭教育的不足。林伶惠校长说:“几次的天灾使家长失业,所以我们学生的社经背景和家长职业属于比较低落的,留在家里的有很多都是隔代教养的,有时家庭教育功能不彰,所以学校就相对取代一些家庭的功能。”

*音乐教育对原住民学生别具意义*

美国之音赵婉成小提琴教学项目发起人 邱垂堂 教授

小提琴在很多人眼中是个贵族乐器。博爱国小的学生不仅可以免费学琴,而且还能够人人一把小提琴。每天学生们背着提琴上学去,小提琴就像是铅笔一样,要用随时都有。林伶惠校长说,这项教学计划是由音乐教育家邱垂堂教授引荐,从而得到了完整的师资和教材,企业家刘兴荣的财力赞助让所有学童都能有乐器学习。邱垂堂教授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在原住民小学推动音乐教育特别具有意义。他说:“原住民的小朋友很有音乐性,他们对音乐的感觉非常敏感 ,第一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讲可以让小朋友潜力发挥。第二, 这个地区部落的社区环境,经济以及社会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对那些小朋友来讲他们几乎不知道明天怎么过,借着这个机会学习乐器让他们有自信心,让他们对未来有希望,这是一个希望工程。”

* 小提琴教育得到企业家赞助*

美国之音赵婉成刘兴荣和家人

几十位小学生专注的拉琴,架式十足,真看不出他们才学习了4个多月!为学校捐款的企业家刘兴荣带着家人特地赶来欣赏这场发表会。音乐会上刘兴荣的笑容没有停过。
“只要有开始就会有成果。捐钱是小事,校长和学校老师的用心才让小朋友是真正的受益者。任何一件事情的推动没有灵魂人物说实在的再多钱还是没有办法。当我看到这个成果时,我内心的高兴比任何小朋友的高兴,比任何师生的高兴是更多更多的。小朋友只要能激起他的兴趣,只要有任何一点收获,就是我们最大的贡献了。”

*孩子学琴后进步很多*

看着小小音乐家的模样,最骄傲的莫过于是家长了。担任家长会长的陈胜国说:“我觉得满感动的啦。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提琴拉得有模有样。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延续下去的,也可以实行在每一个原住民的部落,不一定只在我们和平乡。(记者):你觉得你的小朋友学了以后有没有什么改变?陈:改变满大的呢。平常有时候会打打电脑(游戏),现在回去的话就是拉小提琴。不只是我的小孩进步,全校每个有拉小提琴的孩子都在进步当中。”

*校长和全校师生一起学拉小提琴*

美国之音赵婉成博爱国小学童背起提琴上学去

为了鼓励学生们好好学琴,校长林伶惠和老师们全部[下海]学拉小提琴。老师们也会在下课时间跟学生一起练琴。林伶惠发现,一个学期的音乐教育已经给学生带来许多改变。林伶惠说:“琴技进步之外,我觉得我们小朋友在气质上也进步很多。很多好动的小朋友也能动静自如,不会有时候非常调皮。上课时会警惕自己,拘束自己,他们聊天的语言除了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以外,也会有一些音乐的语言。  ”

*学了小提琴觉得自己有气质了*

六年级的陈惠婷因为学校的教学计划才开始接触小提琴。她说,以前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拉小提琴,更不要说是参加发表会了。陈惠婷说:
“ 很紧张,但又很高兴。  就是感觉(自己)比较有气质;其实大家都一样。”

*希望音乐教育得以永续*

 一首一首曲子演奏下来,学生们好像不那么紧张了。孩子们真诚的拉着琴,他们的弓法整齐,琴声洪亮,这样的场面让人感到震撼。远从外地不辞辛劳前来博爱小学教琴的老师们功不可没。林伶惠校长和邱垂堂教授都希望学校能得到更多的赞助,让这项音乐扎根的希望教育工程得以继续下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