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一名!邱铭松成功量产可可

人气: 5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简惠敏文字、摄影屏东报导) 在台湾见过可可树且结果的人寥寥无几;屏东县内埔乡农民邱铭松历经7年努力,克服气候、技术等困难,成功种植可可树,达量产阶段,品质具世界水准,并自制各种巧克力,成分及口感更胜于舶来品,是成功突破台湾可可产业量产第一人。

国人常吃的巧克力原料由可可树种子加工制成,但市面上原料百分之百仰赖进口,可可树原产地在非洲迦纳一带,40年代曾有人引进台湾种植,但缺乏加工技术,种子无法处理,2、3年后就没落了,7年前种植了13年咖啡树的邱铭松投身研究试种,并在台大农化系教授苏南维协助下,成功量产并制作巧克力。

邱铭松说,可可树适合在热带雨林气候生长,屏东万峦、内埔靠近山坡地一带气候吻合,很适合种植可可树,但台湾多台风,而台风是可可树最大的杀手,因只要树倒,成长就会慢一年;目前他约有1.5公顷可以采收的可可树,年产约700公斤,产量达世界水准。

“做巧克力很好玩,但不好搞”邱铭松在无数繁琐的制作过程中,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才找出做巧克力诀窍;他表示,收成的可可豆(种子)最重要是要有加工技术,做成产品才有出路,虽然3年前就开始采收豆子,但从豆子收成、发酵、晒干到研磨及巧克力成型一贯作业,他一直研究可可豆作成巧克力的过程及适合口味。

“纯的巧克力略带苦味,但吃过会有回甘的感觉。”对可可情有独钟的邱铭松强调,巧克力不仅是食物、甜点、饮料更是一种工艺品、艺术品。他一贯作业制作的巧克力品质一点都不输给目前市售产品,成分足、口感佳,预料推出后将改变国人吃巧克力的习惯。

农业处表示,国外可可树1年2收,但屏东除了1、2月份外,全年皆可收成,而且产量及品质达到世界级水准,现在国内可可豆几乎百分之百是国外进口,全年进口金额达12亿台币之多,国人种的可可树可以量产后取代国外进口的可可豆,商机无限,将是继槟榔树后另一种“绿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