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之旅

客家文学作家─吴浊流

font print 人气: 125
【字号】    
   标签: tags:

“一入西湖感故乡,似曾相识出迎忙,青山不致当年愁,到处花开蝶影香。”~吴浊流

出生新竹新埔的吴浊流,是台湾文学史上重要的作者,但是启蒙他小说创作的场景,却是西湖。

曾于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七年间,前后任教四湖公学校(四湖国小)与五湖分教场(五湖国小),几乎渡过了生命中最精彩的壮年生活,也在这里开始了他创作的泉源,他曾说:“我自二十三岁来西湖乡,至三十八岁才走,此间经过了十五年的岁月……,西湖乡其实是我的第二故乡。”~吴浊流(回忆西湖)

在西湖教书岁月中,因为处于皇民化年代,农民生活困苦,亲身走过农家,目睹鸭母坑的学生天天吃粗黑的薯签,也开启他对环境、时局的不满,也为未来创作之路埋下基础,与场景、人物的原型亦开始浮现。

前几年,西湖有心人士,委请长住西湖的文学夫妻蓝博州、林灵夫妇以“重建吴浊流的文学原乡”为构想,逐步完成了“吴浊流的西湖岁月”及“吴浊流文学读本”。

长期耕读田野的蓝博州,细致精准的为大家勾勒出吴浊流在西湖全貌,西湖乡公所也成立了“吴浊流文学馆”,小巧精致的馆藏──为收藏本室,专为存置吴浊流相关作品,为展示空间,定期安排主题。金龙窑长期认养了馆设的作品,用陶艺结合文学大师诗作,也成为文学馆中的特色之一。◇

摘录自台湾文学地图 作家人文之旅套书之《苗栗山水》张典婉着。爱书人杂志有限公司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旅居加拿大的作家东方白近日返台,好消息不断!获吴三连史料基金会颁发“台湾新文学贡献奖”外,参与基金会举办的盐分地带文艺营活动,将个人长年耕耘台湾文学创作的历程与大家分享,当然也与文建会及公视洽谈了著作《浪淘沙》改编成电视剧的计划。
  • 台北县出版〔北台湾文学〕丛书,汇集了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而包括王昶雄、杜文靖、戴宝村等等著作,都曾获得教授协会推荐为〔年度本土好书〕。丛书编辑委员指出,收录的标准首先以人为主,不分年龄省籍,更重要的是真实性,不是歌功颂德或风花雪月,而是有活生生的感情,这也是台湾文学的精髓。〔何立心报导〕
  • 〔自由时报记者廖雪茹/新竹报导〕日治时期活跃于文坛的台湾文学家龙瑛宗,在战后不久隐伏孤寂终老,1999年过世。他的二子刘知甫埋首搜集整理父亲的作品,终于让“龙瑛宗全集”问世。
  • 【大纪元6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九日电)位于彰化市的赖和文学纪念馆重新整修后开放给外界参观,文学馆内展示珍贵的赖和手稿,种类有汉诗、新诗和小说等,同时珍藏赖和的生活用品像是看诊时用的听诊器、衣服和帽子等,不管是想要了解赖和的民众或是想深入研究台湾文学的人,到赖和文学纪念馆来都能有收获。
  • 位在台南市的国立台湾文学馆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台湾文学馆最近举办了年度回顾展,为了表现出文学馆的多样风貌,拍摄出一系列不同角度的文学馆外观照片,甚至还把过去曾参观过文学馆的民众也用照片一一纪录,在回顾展中展览。
  • 国立台湾文学馆7月26日下午2时,于一楼艺文大厅,举行“欢喜庆百万,文化新首都”活动,邀请第99万至第100万每千人次幸运民众回馆,颁发馆钥、纪念证书、纪念品。立委陈亭妃、台南县市文化处长及文化界人士均到场见证,并表达期盼郑邦镇馆长能继续服务的心声。
  • 〔自由时报记者杨菁菁/高雄报导〕纪念文学大师叶石涛逝世一周年,文化局继叶石涛铜像揭幕及文诌诌文学演唱会后,来自海内外50多名作家昨进行叶老学术研讨会,将叶老定位为台湾文学史上领航者。
  • (大纪元记者陈勤台湾台南讯)致远三重奏由一群音乐教授组成,“诗琴画意──致远三重奏岁末音乐会”元月3日下午2时起于台湾文学馆演讲厅登场。
  • 以小说《猎女犯》饮誉台湾文坛的诗人作家陈千武,运用多篇小说、诗作对于太平洋战争经验做了历史的见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