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洪羊洞

孟良盗骸骨领悟大限将至
袁荣易
font print 人气: 214
【字号】    
   标签: tags:

《洪羊洞》充满诡异与神秘感,表面看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琐事与琐事之间却仿佛经过细密的安排,当你领悟过来,会发现那是神(或说另外空间的高级生命)安排的,巧到不可思议。例如孟良奉命出差,取回老令公骸骨,焦赞暗中尾随。等孟良取到骸骨时,焦赞开个小玩笑,紧张的孟良竟失手砍死焦赞。孟良无脸回去覆命,将骸骨交程宣带回,自己就自尽身亡。

首先,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孟良要去盗回骸骨?旧本的《洪羊洞》交代的非常清楚,老令公魂子(魂子就是鬼)在杨延昭元帅睡觉时出现,魂子嘱咐杨元帅去取回他的遗骨。但是共产党统治中国后,不时召开“整理改编京剧传统剧目小型座谈”,因为鬼是封建迷信,不允许上台,所以就删去令公魂子的戏。这么一删,十分突兀,没有令公魂子,说服力变的很弱。戏剧酝酿气氛上不来,缺了循序渐进的铺排。只考虑鬼是迷信,却忘了这戏探讨的是死亡,不给鬼上台,戏没张力,甚至失去全戏的意义。

常常召开的“整理改编会议”,接着又把戏中杨元帅死亡的关键“八贤王射虎”的一段情节也删去。“虎老雄心在”,老虎本是杨元帅的高贵象征,可是半吊子不懂,什么见识也没有,却敢改戏,这是流氓控制文化,控制有“思想”的人。舞台上不上虎形,接下来八贤王与杨元帅见面的唱词,成了想像力比赛,张力失去,好像八贤王同情病的不轻的杨元帅任由其胡言乱语。八贤王射虎原有一层含意,八贤王向来支持杨元帅,却无意中射死杨元帅的本命星,这个信息十分主要。其实政治生态圈,纵横捭合,没有一成不变的关系,八贤王射虎的暗喻真实无比,可说是神来一笔。

别看删的是两小段,戏立即变的庸庸碌碌。令公魂子让焦孟的死亡蒙上神秘诡异,八贤王射虎则暗示杨元帅“鸟尽弓藏”的窘困处境,这些都是强烈的戏剧性张力。删掉后剩下来的《洪羊洞》像动过截肢手术,大众一伙人在舞台上哭哭啼啼,没有任何对死亡高深的体会,唱段就成耍花腔,好听却没有意义。


《洪羊洞》杨元帅(王莺华饰演)梦见老令公魂子,矇眬恍惚间感到有事要发生。


《洪羊洞》程宣(左)带回骸骨交给杨元帅(右,王莺华饰演)。


八贤王探望杨元帅(王莺华饰演),杨元帅扶病见驾。国光剧团演出。

共产党整理改编的阴谋,就是让戏里的文化死亡。宪法保障著作权,一般人也懂尊重著作权;只有共产党,它把改别人的作品当作它的著作权,限定别人非那样演不可。这种野蛮,就像发动没学医的人去给人治病,害死人还说在救人。去年某纪念会,按旧本《洪羊洞》首次演出,上令公魂子与八贤王射虎,却越发让人感到凄凉。因为一般伶人早已积非成是只知依改本演,改本录像也深印观众脑中。但是我们还是期望将来有更多人勘破,不止恢复旧本演出,更重要是制止共产党毁文化的流氓行为。
共产党恶行恶状,不只毁文化,更肆无忌惮的毁人。97级清华大学化工系大二女生柳志梅,因为学炼法轮功,被残酷迫害,关了近十年,放出来已成疯子,狱中她不断的被注射破坏神经系统的药物。20岁的一位乐观的女孩,竟被共产党的狱卒“乱整”,为符合共产党“消灭好人(修真善忍的人)”的政策。

改编戏悄悄的在暗中破坏人的理智,不只京剧,各地方戏也一样,到了文革,更如发狂一般,传统戏被打成大毒草,只准演共产党自己编的现代戏-叫嚣社会主义胜利的空洞口号,歇斯底里卖假的狗皮膏药,谁看了都腻胃。十年后,勉强再走回可以演改编戏。折腾这么久,传统剧目留下来的,少的可怜。去年又把大部分现代戏趁机塞进中小学一至九年级的音乐课本里。共产党藉京剧毁京剧,又藉京剧显扬文化美名,共产党无耻之尤,占尽京剧的便宜。

《洪羊洞》是余叔岩(1890-1943年)的拿手杰作。文革时期有人策动“贬余”,把余叔岩与麒麟童 (周信芳1895-1975) 并列为两大“戏霸”。这时余叔岩早已死了二十多年,共产党就去处罚余叔岩的家人儿女,荒唐到这种地步。稍懂京剧的人,都知余叔岩的伟大,他的艺术修为超越凡俗,无人能撼动他。

《洪羊洞》演的是人如何跳脱出人世。当人敢于面对,并且深入理解“死亡”,说不定能摆脱身累,轻松回到天上的家。《洪羊洞》又名《三星归位》,明确的肯定死亡可以是一种归位。从道家思想来看,有生就有死,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如何安排有资格的人归位,甚至借着死亡给此人最后的了悟,放下最后的执著,然后圆满归位。要表现出这点,大艺术家如谭鑫培、余叔岩的表演必能传达此生命的奥义。但一般观众顶多看到表层,对剧中一个将死之人,“听其言也善”,致以无上同情。其实生命正在转换中的人,细致的层次变化,不止于此。观众要用心、演员要会演,才能细腻体会的到。

例如你看到了怎么放下最后的执著吗?焦赞大洌洌的,不分场合开玩笑,因此丧命。孟良谨慎,形成防卫系统过当,当他听到有人喊“拿奸细”,想也不想是不是开玩笑,反身就辟死焦赞,可是耳朵明明听到这声音很熟。杨延昭无私的贡献国家,几乎是不眠不休,这一会儿才悠闲的在树林里散步,就被君王射死(招谗受戮)。三个人的死因不同,却好像约定好一样,同时进行。

也许这是宗教的意境,人的一生不过是个“幻象”,看破幻象的人,懂得把重担放下,不再盲目于执著,离苦得乐。这出戏有一点可以确定,绝非渲染感情,尽在那里悲哀、感伤(现在剧本经共产党搅乱,只能这样演了)。以前的人对归位的事,看的很尊贵,不是用哭哭啼啼就了事的。这是度化剧,教人把功劳、名利倏然看淡。名利容易给生命造业,不偿尽业债,永远在人间轮回受苦。


柴夫人(左一)、佘太君(左二)探望杨元帅,杨元帅昏昏沉睡中。


焦赞(吴仁杰饰演)迎接杨元帅归位。

余叔岩晚年收孟小冬(1907-1971)为徒,首先就传授《洪羊洞》,他以为孟小冬洗尽铅华,应可领略《洪羊洞》的深意,另外还教了十来出优秀的传统剧目。余孟共处五年时间,余叔岩临终时对她说,“我所唱的戏,皆经千锤百炼,你不可改正一字一腔”。可是后来大陆搞革命的现代戏,台湾搞国军竞赛新戏,根本不懂得旧戏的价值,孟小冬从此不再唱戏,也无心收徒,不愿白费那个力气了。

余叔岩还有一位徒弟李少春(1919-1975),后来就完全被共产党操控,拼命工作,受虐而死。李少春很肯学习,但太执著显示自己。余叔岩曾劝李,你既然跟我学老生,就不要再演猴戏。李很着急,因为观众喜欢他的猴戏,还托人说项,余叔岩无奈只好准他去演,徒弟学艺不专一,是无法探触到艺术真正的生命。
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展现生命内涵的《洪羊洞》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鱼肠剑》是出老戏,编排朴素,主要由二个老生(分饰伍子胥、公子光)、三个花脸(专诸、王僚、刘展雄-公子光的侍卫)演出。花脸王僚的小心翼翼中(其行事风格宛如今年北京十一禁止鸽子、风筝飞,害怕出事)显露出他的工于心计,他的唱词里带着难逃命运的恐慌
  • 但到中共窃国,他受命为一些新戏编腔。例如《白蛇传》(田汉编剧,田汉是个学者,对京剧明明是个外行),白素贞唱“你忍心将我害伤,……”王瑶卿编这段控诉许仙的新唱腔,就依共产党要的带着歇斯底里的味道。中共恭维他“革新创造”,其实别有目的。只不过是假借他,为情绪激昂的样本戏铺路。样本戏那种十足煽情的斗争、对立、喊口号,稍微懂一点传统京剧的人都明白,那是洒狗血,不登大雅之堂。王瑶卿是个很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如果他看到后来京剧都变成什么样子了,他就知道上了大当
  • 京剧里,程式化的程度越高,技术性也就越强。尤其武戏是高程式化的表演,所需要的技术,如果不下苦功夫去练是无法呈现的。《两将军》的战场,白天马张二人是穿靠骑马,使用长枪交战,需有熟练的把子功;到夜战卸靠贴身肉搏,也要配合的分秒不差,例如马超一个“跺子”下来,“乌龙绞住”踹张飞一个“抢背”,马超同时一摔甩发,干净俐落,台底下的人都发出喝采。
  • 花旦这一角色能反映出传统中国文化的宽容,花旦不遮掩、不谨小慎微、聪明爱娇,大家都喜欢她。从花旦就知道“礼教吃人”的话,根本是在诬指中国文化,礼教吃人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不被禁忌束缚的花旦,几乎有中国戏剧时就有花旦这个角色(可能称呼不同,叫做小旦、贴旦等)。也许有很多人喜欢端庄的青衣,可是同时存在嗔笑没压力的花旦,她代表人心的无拘无束。
  • 《芦花荡》这出戏主要就在看身段,演员能按口诀来练,精气神饱满,身体才有潇洒与圆容的劲道,让观众恍如看到真的张飞。我们试看一下口诀:“心意想,奔于腰,归于肋,行于肩,跟于臂”,是说演戏时演某人、某种状况、某种感情,需气沉丹田由腰主控,然后气归于胸,两肩放松等等。
  • 古代政治很有智慧,御史(谏官)品级非常小,反而可谏大官,享有相当程度的言论免责权。皇帝因而可用小谏官处置恶势力庞大的大权臣。
    2006年中国政府“不小心”竟与西班牙签订引渡条约。2009年11月西班牙国家法庭做出一项裁定,决定以“群体灭绝罪及酷刑罪”,起诉包括中共前党魁江泽民等五名高官,他们至少要被判20年的徒刑。
  • 尚小云为人耿直,他是真正的不余遗力的帮助穷人,完全不像共产党只是借着说要帮助穷人而骗取政权。照道理说尚小云出身穷苦又帮助穷苦人,共产党应当对他好一些,或给予表扬吧,没想到却是完全抑制他,将他高贵的情操踏在脚底下。
  • 吕布就是个美男子的典型;其他的雉尾生还有周瑜、杨再兴等。雉尾生和武生有区别,武生充满阳刚,动作很大;而雉尾生则要做到“文而不瘟,武而不刚”,一种文质彬彬的风度。
  • 在大陆共产党统治下,没人敢演《打金枝》这种“歌颂”皇帝的戏。对共产党而言,丑化封建要不遗余力,眼前有出京剧竟把皇帝演的这么正常、这么祥和,岂不泄掉共产党的气。这出温馨的皇室戏,因此被压抑,在社会上消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