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动5年500亿有违失 台监院纠正教部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叶素萍台北15日电)监察院调查发现,教育部推动5年500亿计划,出现目标定义不清、审查指标偏重科学研究,造成校际资源差距M型化、重研究不重教学等现象,今天通过纠正教育部。

另外,监察院日前调查发现,5年500亿经费,从95年到97年用在补助购置碳粉匣及墨水匣,合计超过亿元,监委要求教育部改进。监院指出,该笔费用已大幅减少,98年上半年花费约900余万元。

查案监委葛永光受访指出,教育部推动5年500亿“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其中之一的目标是“5年内至少10个研究中心或领域居亚洲一流”。不过,当监委询问“亚洲一流的定义和标准为何?”教育部却没有办法提供明确的定义。

葛永光指出,教育部的政策一定会引导学术单位发展方向。例如,教育部要推动“全世界百大学校排名”,大学就拼命搞百大;教育部要推动顶尖研究中心,大学也拼命搞几个顶尖研究中心。5年500亿计划执行结果,已经造成大学M型化趋势,以及重研究不重教学的现象。

葛永光表示,5年500亿是“赢者通吃”政策,学校获补助经费大幅增加,可以吸引优秀教师,学生选填志愿也会受影响,校际间资源差距日益加大。另外,计划审查指标偏重科研等量化指标,让大学出现“重研究不重教学”现象;而偏重人文领域的政大、偏重艺术领域的师大,要和设有医学院、工程、生化学院的大学相比较,竞争明显就不公平。

他并以师范大学为例,他说,师大原本不需要特别强调写论文、研究;但为争取5年500亿经费,校长也要老师尽量发表论文,连科技大学的升等也是以论文为准;很多学校把“研究”当成唯一的指标,教授们只得投其所好,拼命发表论文,最后影响学校正常教学。

葛永光表示,教育部为执行5年500亿计划,聘请咨询委员、审议委员及审查小组委员。不过,委员整体平均亲自出席率仅67%;有些委员是“企业界代表”,像咨询委员产业代表黄茂雄、审议委员企业代表黄崇仁的出席率不到3成,审议委员企业代表何寿川从未出席而是提供书面意见;教育部未来聘请咨询审议委员时,有必要把出席率、专业领域纳入考量。

另外,葛永光指出,5年500亿经费使用标准应更严谨。像成大社科院办理此计划,就出现重复列支差旅费、报支住宿费时未检据、未按规定数额列支等情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