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丹青(上)

天乐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古老的华夏文化是半神文化。华夏神州历朝历代都是一朝的文化,一朝的服饰,每一朝的天子都仿佛是天之子,由神派他来主掌人间。谈到天子,人们不禁想到威严的龙颜,雄伟的皇宫和显赫的权势,但可曾想到天子的龙袍,皇冠上的彩色花纹和中国最原始的绘画有紧密联系呢?

黄帝,华夏的祖先,也许是为了点缀他的威严,也许是附天命在身为人类播洒文化、智慧的种子,他的大臣史皇在其衣冠上点缀一些彩色花纹,形成五彩之绘;而另一位大臣仓颉,在天地山川鸟兽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中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结构、形态活像图形的甲骨文仿佛与绘画的原始形态交相辉映。

在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中产生的壁画和劝戒画透露出浓厚的对神的信仰和对道德的重视。神话中的珍奇异兽、圣人君王的肖像给这原始三代的丹青艺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用之色。《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故丹青成为绘画的代称。

继五彩之绘后,帛画诞生了。最早的帛画也就是丝布上的丹青。战国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描绘了一个高冠佩剑的男子驾驭一条疾驰的游龙,画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观赏者仿若置身于仙境。被丝帛神灵渲染得更加韵味深远的书画之邦春秋战国渐渐隐退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这个对华夏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朝代,不单单在军事、政治上称雄天下,在文化艺术、雕塑和建筑上也称得上雄风浑厚,绮丽而又威严。这个时期的丹青艺术主要表现在壁画和极少量保存下来的木板画、瓦当与画像砖上。画风雄健,色彩鲜丽,造型生动质朴表现出秦国一统天下时的精神气魄。

周朝的老子、孔子分别创立了道家、儒家学说,阐述人生哲理,深深影响着后人。汉代就是一个受其影响颇深的朝代,所以劝戒艺术极为盛行。这个非常重视道德行为标准的时代不论是在帛画还是壁画上都描绘了人类社会的安宁与和谐及对神的信仰。

尤为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时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虽然它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绘画有所差异,但在内容及构图上仍有一定艺术欣赏价值,甚至后来六朝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竟达到了“气韵生动”的非凡境界。到后来的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大多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车马骑从或宴饮舞乐为主,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人们对神灵的崇信逐渐淡漠的征兆。

紧随其后的六朝,一个蓬勃的绘画艺术朝代又出现了。“自生人以来未有也”的顾恺之,工诗赋,擅冉法,他笔下的《女史箴图》“气韵生动”,境界超然。一幅《洛神图》虽然描述了一段曹植与洛神之间的凄婉的爱情故事,却不也蕴涵着人、神之间有着一种默契与沟通吗?六朝的绘画技法的头一条“气韵生动”道出画家应以修身养性为主,才能使笔下的人物、山水、鸟兽,花草生机勃勃,意境深远。

“画如其人”的说法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吧。我们再看这六朝的哪一个画家不是深受道、儒家学说的熏陶,并对佛教景仰甚至崇信的呢?精湛的六朝丹青绘画艺术被其后的隋代画家所承传。阁楼宫观、人物肖像和神话故事的巧妙结合散发着宁静而安祥的精神气息。展子虔的《游春图》画面蕴涵着愉乐,悠然的气息,远处的山景、花草、树木与近处的人物还有着互相衬托,互相默契的奇妙之处。

宛若一段清雅序曲的隋朝艺术刚刚结束,华夏文化历史的黄金时代——唐朝终于来了。这个神奇而富有创新的朝代把华夏丹青艺术推上了顶峰。唐朝初期的《步辇图》通过古朴而精湛的绘画技法刻划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藩使者时的情景。此画不仅展示了当时盛唐发达开明的文化,对人物性格及精神状态的描绘更是维妙维肖。唐太宗祥和而又威严的天子风度在画家的笔墨下渲染得更加生动传神。

生活在这个宽松的政治时期的艺术家们不仅有着豁达的胸怀,其气魄与胆量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吴道子,这个唐代画坛怪杰,作品以“守其神,专其一”的艺术法则为宗旨,被奉为“画圣”。他所画的仙人“天衣飞扬,满壁生风”。据说他的代表作之一的地狱变壁画,下笔劲怒,地狱恐怖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使那些都城内的屠夫们看后吓得纷纷改业。

当时画坛的另一位才子,王维,字摩诘,他善诗赋,通音律,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一生追寻解脱的境界,早年生活的坎坷使他看淡人生的得失,后半生隐居山林,参禅问道,诗书画仿佛也只是他的消遣罢了。他的《辋川图》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新鲜感受,表现了他那安宁而高远的艺术心境。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大地被称之为神州,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伏羲、神农三位神人的出现,神也将陶器制造传给了人。陶瓷中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凝聚着历史的真实;各个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制作工艺以及装饰,其工艺水准和艺术品味以及独特的韵味和魅力,都无不体现出不同朝代之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 制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手工业,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显生动、开朗、写实的风格,西安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艺。
  • 汉代时期的陶制品无论在质地、品种、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等诸方面都非常繁盛。
  •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只是追求一个德字,讲究一个德字,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德字上。
  •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
  • 古诗的律与韵不是古诗本身的特点,而是汉语及文字的抑、扬、顿、挫的规律在古诗体裁上的自然体现。自然、无为是古诗的特性,其实也是中华神传文化之共性,而古诗最能体现传统文化半神文化的特点。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瑰宝,并赋予人们许多处世的哲学与智慧。逐渐被人遗忘的“古琴”就具有这样的功用。
  • 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这与当时朝廷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管理。
  • 道就是德,德就是道,道德一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心不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根本内涵,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之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