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蹼翼小勇士 子轩好想正常走路

人气: 9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邱绍雯/台北报导〕小三的子轩,罹患罕见的“多蹼翼类症”,手肘、腿弯、腋下间增生翼皮,有如鸭子脚掌间的“蹼”,由于双腿细瘦、无法伸直,脊椎也严重侧弯,只能半蹲行走;出生于低收入家庭的他,从不怨天尤人,在家抢着照顾妹妹,每天坐着哥哥推的娃娃车上学,成绩优异,也期待展翅高飞的一天。


患有罕见“多蹼翼类症”的子轩,手肘、腿弯、腋下间增生翼皮,有如鸭子脚掌间的“蹼”,走起路来只能屈膝半蹲、踮着脚尖,相当吃力。(自由时报记者邱绍雯摄 )

*四肢萎缩 只能半蹲行走*

就读台北市葫芦国小三年级的子轩,儿童节前获台北北区家扶中心自强儿童表扬,最大心愿是“希望双脚能正常走路”。

身高一百公分、体重十五公斤的子轩,瘦小的身躯承载着四肢萎缩、脊椎侧弯、颚裂、双眼斜视等多重病症。十一岁的他,小小年纪已进医院动刀六次,背部一道长长的疤,是脊椎从弯曲七十度慢慢拉直的痕迹,不仅平时要穿厚重背架,且每半年都要开刀调整,直到成年为止。

子轩出生就全身发黑、四肢蜷曲,拉开手脚后发现,肘弯、膝关节和腋下都长有“蹼”,多了这层翼皮,让他的手脚肌肉萎缩、关节缩成圆柱状,诊断为罕见疾病“多蹼翼类症”,全台约仅有五例。

子轩的妈妈刘诗瑜说,曾试过以石膏硬将子轩的腿“扳直”,但孩子又哭又痛了一个月,最后还是回复原样;至今台湾医疗团队对此仍束手无策,只能训练儿子以“蹲姿”面对未来。

一般人以半蹲姿势行走,走没几步就累得受不了,学校老师吴昭芳说,子轩从不喊累、喊痛,不仅自己练习上下楼梯,或倚着助行器行走,还会主动要当老师的小帮手。

今天是儿童节,不过子轩一家五口,日前才因家中断粮向台北市社会局求助,如今连孩子每半年要动脊椎手术的钱也筹不出来。

刘诗瑜说,夫妻俩学历低,先生打零工,收入并不稳定,家中还有三个孩子,老大念小六,最小的才准备要念托儿所,主要以低收入户补助与北区家扶中心协助过活,她也希望能再找一份兼差工作,补贴家计。

*脊椎侧弯 半年开刀一次*

孩子们似乎也能体谅家里的困难,老大会帮忙照顾弟弟、子轩也很疼爱小妹。刘诗瑜说,无法在特殊节日给孩子额外的礼物,内心感觉亏欠,但子轩总是笑着说:“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开心。”

*靠低收过活 愁钱动手术*

子轩的脊椎侧弯每半年要动一次手术,但受限经济条件,去年6月至今,子轩妈妈还筹不出多余的钱,考虑暂缓。


子轩双腿膝关节下方与腋下、双肘下都长有“蹼”,多了这层翼皮,让他手脚无法正常伸展活动,肌肉萎缩、关节缩成圆柱状。(自由时报记者邱绍雯摄 )

小档案-多蹼翼类症

●“多发性翼状膜症候群”,又称“多蹼翼类症”,为一种可能产生蹼状颈、肘及膝与关节挛缩等症状的多重性先天异常疾病。

此病的遗传模式为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生率未明,主要病征是脸部异常、身材矮小、脊椎缺陷、关节挛缩与翼状膜导致的肢体畸形。

台湾罕见疾病基金会统计,目前国内“多蹼翼类症”病友人数约为5人,为“罕见中的罕见”,台湾年纪最长37岁,最小仅4岁。(自由时报记者邱绍雯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