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上)

林志慧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道家归真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之道,源远流长。早自炎帝、黄帝、尧、舜、禹等,即以治理天下的途径成就大道。他们的修习历程与“黄帝四经”等元典,为老子及《老子》的更大使命奠定基础,以至东土随处焕发道家的奇光异彩。

老子如龙如凤,尘世并不知其高远的来由,亦不知其壮观的去处。《老子》不过五千言,却能指引生命入道得法,却至今不能为常人破译。当然,老子的天然使命,并不在于留下真道与真法,而在开启道的文化,折射道的内涵,一面使俗世的道德不至过快滑落,一面为宇宙大法的洪传再作铺垫。

宇宙大法将以“真、善、忍”为根本,在末劫时期法正乾坤,救度众生。所以,道家以其丰富的典籍与神奇的故事,将宇宙特性之“真”,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在说真话,做真事,返本归真,最后修成真人;“真”亦神通大显,智慧超卓,似天地不老,与日月同辉。

道家风流,如黄帝出行,上达九天,畅通无碍;舜为父兄所迫,却泰然自若,以德报怨;老子无意尘世,骑牛西行,伴随紫气东来;庄周看轻相位,甘守贫困,一切逍遥自在。此外如列子,可以御风而行;如彭祖,享寿八百春;如鬼谷子,教徒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俱能翻覆天下;如韩湘子,早知韩愈有贬谪之祸,故语“雪拥蓝关马不前”。

无论他们能否修到奇高境界,他们都使尘世众生,多少晓知天必有道,人必重德,生命的要义不在做人,而在归真;倘若一意修习,必能看破红尘,超越生死,失之须臾,臻于永恒。众生有此一念,即易于今之乱世,领悟“真、善、忍”宇宙大法,寻获最快、最好、最正的修炼法门。

因此,今日道教中人,如果并不明白道家文化的初衷与归宿,固守一隅而不闻真道,实属执迷;如果连道教协会也受中共邪党掌控,连道观、道长也受邪党文化笼罩,那就不啻修炼无门,而且必作邪党邪教之牺牲。今日尘世中人,如果连神传道家文化也不承认,甚至跟随邪党污蔑它为精神鸦片,救度的难度可想而知。

佛家修善出慈悲

佛法无所不包,无所遗漏,释迦法理只是佛法在如来层面及其以下的表述,佛教的修炼法门只是佛家修炼法门中的少数几种。释迦之前,尚有原始六佛;印度的婆罗门教,最初也是修佛;西藏密勒日巴之法,与释迦亦无关联;释迦之后,还会有未来佛弥勒洪传佛法。

释迦佛也讲法无定法,意谓其所传佛法,并非宇宙的最高真理,而且必在五百年后进入不灵、不能度人的末法时期;倘要听闻至高法理,且不脱离世俗而修成圆满,必待转轮圣王下世之后;当三千年一开的优昙婆罗花显现人间,即是圣王洪传大法之时。

释迦佛在世时并无佛教,只有实修。后来人不重实修,只重形式,遂有种种流派产生。佛教之所以进入末法,原因有三:释迦佛并未亲手留下文字,后世所传只是耳闻,与其本来言语颇有差异;许多僧人开悟的层次极低,却乐于阐释经书,大肆篡乱释迦佛本意;寺庙亦成小社会,彼此勾心斗角,往往招来各种低灵附体。

然而,释迦之法的传扬,以“善”为本,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使命,毕竟已使不少高僧修到较高境界,并使大众由此而知佛与修炼的基本内涵。因此,佛教的根本意义,在于开创佛之修炼文化,维持人类的道德标准,为“真、善、忍”宇宙大法的洪传奠定基础。

时至今日,佛教已进入末期的末期,其法已不能使修者自度,更何况度人。尤其是在中国,佛教同道教一样,早被共产邪党严厉控制与严重扭曲。所谓宗教领袖,其实与政客类似;所谓寺庙住持,其实与官吏等同;所谓僧尼修持,其实与上班无异。

亦有佛门中人,真心实意念经、求法、出家,却因中共的邪恶祸乱与宗教的变异识见,苦修多年而无成,执迷一生而不悟。殊不知,倘不得正法,倘不遇明师,倘不破除邪党思维,决无可能成就。殊不知,释迦佛圆寂之后,至今还待在三界高处的娑婆世界,时刻点悟他曾授记的弟子,赶快进入大法之门,唯此才是真正的天梯。

儒家忠恕见大忍

儒与道其实是一个体系。只是前者指向入世,后者指向出世;前者面对大众,后者面对自我。而其根本,都在使人从修身养性开始,或做君子或做真人,一面不使道德败坏,一面可往超凡入圣的境界升华。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与问道。老子劝导孔子,不过是从觉悟者的眼光,嘱他不必执著尘世的名分。其时,孔子虽然学识渊博,却尚未大彻大悟,所以他看老子,如龙在天,难以捉摸。当其五十学《易》,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时,即已渐入大道门径,最终明白天意与使命。

天赋使命于孔子,即在佛家普度众生、道家清修自我之外,针对入世之芸芸大众,确立做人的基本标准,指引修齐治平的途径。标准即仁、义、礼、智、信等等,而其核心,则是忠恕,则是大“忍”,则是“真、善、忍 ”宇宙大法的又一心法。因此,孔子之讲做人,绝非只在衣食住行、建功立业的世俗层面,而在悟道、明德、归真的终极目标。

当然,孔子亦与释迦、老子一样,要么述而不作,要么语焉不详,以致《论语》仅留片言只语,并无系统论述。何也?他们来在世间,开启东土神传文化脉络,都只为大法洪传作铺垫,决不可自成一体而干扰大局。他们都能洞察天机,预知未来,所以一切以宇宙大计为重,一切都要遵从主佛的整体安排。

正因如此,中华文化才辉煌壮观,绵延不绝;华夏子孙才浩气长在,道德犹存。至于今日,无论我们曾被邪党文化如何清洗,曾被邪党谎言如何欺骗,曾被邪党暴力如何威胁,只要心头还有儒、释、道文化的烙印,只要现实还有神传文化的影像,我们就有可能找回区分真假、善恶、正邪的标准。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大地被称之为神州,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伏羲、神农三位神人的出现,神也将陶器制造传给了人。陶瓷中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凝聚着历史的真实;各个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制作工艺以及装饰,其工艺水准和艺术品味以及独特的韵味和魅力,都无不体现出不同朝代之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 制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手工业,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显生动、开朗、写实的风格,西安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艺。
  • 汉代时期的陶制品无论在质地、品种、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等诸方面都非常繁盛。
  •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只是追求一个德字,讲究一个德字,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德字上。
  •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
  • 古诗的律与韵不是古诗本身的特点,而是汉语及文字的抑、扬、顿、挫的规律在古诗体裁上的自然体现。自然、无为是古诗的特性,其实也是中华神传文化之共性,而古诗最能体现传统文化半神文化的特点。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瑰宝,并赋予人们许多处世的哲学与智慧。逐渐被人遗忘的“古琴”就具有这样的功用。
  • 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这与当时朝廷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管理。
  • 道就是德,德就是道,道德一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心不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根本内涵,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之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