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3成3上班族求职曾遇陷阱 平均每人2次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玮臻台湾台北报导)虽然在景气复苏下台湾就业市场开始回春,但新增的职缺中其实隐含着潜在的危机。就1111人力银行调查显示,有3成3的受访上班族表示曾遭遇求职陷阱,相当于每人平均遇过2次,对此劳工局第三科江明志科长提醒求职者一定要掌握“不缴钱、不购买、不办卡、证件不离身、不轻易签约”等准则,且善加利用劳工局“求职诈骗申诉管道”检举不法厂商。

就主计处所公布的4月失业率为5.39%除已连续第8个月失业率下降外,也创下16年来最大降幅,然而在就业市场不断回温的同时,新增的职缺中其实隐含着潜在的危机,对此,求职者该如何判断、避免甚至举报这些求职陷阱呢?

根据1111人力银行调查,有3成3的受访上班族表示曾遭遇求职陷阱,平均来看每人遇过2次,若以性别及年龄交叉分析的结果,误入陷阱的女性多于男性,并随年龄增长逐渐递减,而受骗情况多以“实际工作与刊登内容/面试洽谈时不同”、“需花钱先买产品”、“发薪日不给薪水”为最大宗。

1111人力银行公关总监何启圣表示,职场危机四伏、陷阱重重,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求职者,更应提高警觉,避免成为落入陷阱成为牺牲品。他也强调,现今存在非常多不实人才招募广告,刊登内容大多模棱两可,不注明详细职务工作内容、需求门槛等,对此类征才广告,最好再对此进行详加查证,如公司名称是否完整?地址、电话是否正确?最好上求职网站查询有无公司相关资讯,或在相关社群论坛询问该公司评价,且求职者面试时除了小心防范人身安全以外,绝对要当面问清工作内容与环境。

在调查中疑似掉入求职陷阱的求职者,其中有5成5会选择以“当下立即委婉拒绝”(55.45%)来脱身,也有人“自己找机会逃开”(50.5%)、“找政府相关单位申诉”(13.86%),而就事后估算,损失最多的不是劳力(21.78%)或钱财(31.68%),而是求职信心(54.46%),可见心理层面的损伤比物质层面更大。

劳工局第三科江明志科长表示,不实征才广告案子递送劳工局审查的件数每个月大约在40到50件左右,他提醒求职者一定要掌握“不缴钱、不购买、不办卡、证件不离身、不轻易签约”等准则,最好也不要随意饮用来路不明的饮料。

他强调,若遇到求职陷阱除了报警之外,也可加利用劳工局“求职诈骗申诉管道”检举不法厂商,依就业服务法第五条第二项明定,不实征才广告触法,将可开罚30万到150万不等。

何启圣也建议,面临危险的当下绝对要保持冷静、不要硬碰硬、寻求立即脱身之道,如前往洗手间或假装接电话等,最好事先让亲友知道自己面试的行踪,或在面试地点附近等候,才能即时求救;事后一定要做报警的动作,将歹徒绳之以法,也避免其他求职者受害。

 

排名

十大求职陷阱内容(复选不限次数)

比例(%)

1

实际工作与刊登内容/面试洽谈时不同

71.29

2

需先花钱买产品

43.56

3

发薪日不给薪水(拖延或找理由扣款)

21.78

4

发现是不法厂商

14.85

5

到职要缴保证金

13.86

6

企业经营违法项目

10.89

7

缴交/滞留求职者证件

8.91

8

被面试/主管性骚扰

7.92

9

离职要赔违约金

6.93

10

基本资料被盗用

5.94

 

 

业别

比例

最多求职陷阱的产业

业务贸易

38.61%

经营管理

27.72%

运输生活

26.73%

最多进行诈骗的产业

民生/服务

35.364%

资讯/科技

32.67%

工商业服务

24.75%

制表:陈玮臻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