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10中华传播学会 各路专家齐探讨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嘉义报导)长期进行传播媒体研究理论的中华传播学会,3日召开一年一度年会,做出“传媒研究重回地方知识脉络价值与必要性”的重要宣示。该学会推定今后观察传媒事件研究影视活动的重心,将往南台湾区域移动,是否代表学界已洞悉此间电影电视制作重心有南移迹象?还须观察。为期三天议程,传播年会揭幕首日邀请县官、名制片、名导演和影城经营人举办影视论坛,史无前例,台南县白河镇〈台湾电影文化城〉董事长林士荣获邀担任与谈人,是唯一经营影视产业获邀的产业代表。

本届(2010)“中华传播学会”年会首次跨越浊水溪以南,选在嘉南平原的国立中正大学隆重举行,征集近百件新闻事件或重大舆情之研究论文,反应热烈,一连三天议程接续登场发表。今年大会主题“从东看、往南走”,旨在聚焦“地理/区位”于传播及媒体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观点,用以呼应本届主题,迭获各校踊跃投稿抒发独到主张。

今年特别邀请到高雄市副市长李永得、知名制片李烈、名导演梁修身,以及影视达人白河〈台湾电影文化城〉董事长林士荣等多位非学界人士与会和举办论坛,针对台湾影视产业发展课题共同探讨;由于这几位与谈人实务经验丰富,与九成以上年会人士来自学术研究领域出现大幅差异,果然未演先轰动,吸引众多关心影视未来的学界观众抢着旁听,这也是开幕首日议程的重头戏,是大会该时段唯一一场活动,90分钟论坛时间座无虚席,人挤到爆;资深媒体人胡元辉主持。

针对国人普遍关注本土影视产业发展?台湾影城董事长林士荣表示他对未来前景抱持乐观的态度;不过有以下几点现状必须先打破或移除;他说,影视产业的制作能量被大幅低估,政府应正视人流、金流、制作环境、制片题材和国际交流的问题;不迷信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场与理论结合、与环境对话,林士荣特别搬出压箱宝,剪辑一支10分钟长度的特企短片,回顾台湾影城和展望未来,特别吸睛。

林士荣认为,本土影视没有“方向不方向”的问题,国片国造、拥护国片、跻身国际大片之林的政策方向已很明确,把城市行销和国片旅游结合一体,所以探讨影视产业之路?当今只有“相对方位”的问题。此外,对于国片制作环境一直以来存在资源完备、不完备的问题?他强调取景常囿于客观因素而需四处拉队,为了牵就场景需求。拍片资源分散,往往是侵蚀制片成本的头疼时间,求好只能和环境妥协,应消除这种冤枉路。

有感于拍片资源集中及其重要性,林士荣非常自信自家影城采行主题路线的经营方式,对产业趋于特色发展有帮助。他指出,台湾影城坚持怀旧的路线,供给业界剧组“特定年代台湾”场(布)景之意象和片厂服务,且逾百件以上实例,证明怀旧元素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更是亘古长存的价值定律,世界巨擘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亦如此,台湾何须置身趋势潮流之外。

位在台南县白河镇六溪里(石庙部落山谷里)的台湾电影文化城,占地约两公顷,创建于民国八十年,主要陈设和设计仿照台湾30年代到60年代的乡下生活,建筑型态为闽南式的三合院和日治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园内迄今仍保有古早味的商店街、广场及各出电视名剧遗留下的场景,形成今日台湾最具规模兼用于影视拍摄基地的实景聚落。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