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年外交史 见证国际争尊严

人气: 10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依璇台北9日电)10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之初,还背负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如今中华民国护照享有124个国家或地区的免签待遇,是国际处境改善的最有力例证;这部百年外交史,就是争取尊严的历程。

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中华民国外交史料展”,就是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缩影。从前清时期签署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民国初年力争平等的新约、光复台湾的文件,中期与美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到近期获得的免签证或落地签国家列表,外交部长杨进添说,展览所要呈现的,就是国家曾经遭逢的困顿,以及走出困顿、争取尊严的过程。

回首中华民国成立初期,虽跻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 ,但因脚步未稳,时任外交总长的陆徵祥在“巴黎和会” 力抗列强,提案要求日本取消不平等的“21条”、索还山东权益,全被否决。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到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韩战爆发背景下,美国亟欲扩大势力范围,对战略地位重要的台湾而言,外交上也颇有可为,相继与日本、美国签署“中日和约”及“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邦交国也还有数十个。

前外交部长程建人表示,1950年代的台湾在外交上相当活跃,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于1960年访台,更创下“外交史上一个高峰”;那时还是学生的程建人,与同学跑到敦化路摇旗欢迎,再转去总统府前听艾森豪演说,伊朗、约旦、越南等国元首也先后来台访问,外交热络。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中国大陆影响力逐渐增加,1960年代对台湾来说,最重要的外交问题就是联合国席次保卫战。

当时,数国接连在联合国大会中提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大会于1971年通过提案,中华民国即宣布退出联合国,失去代表权,成为外交史上灰暗篇章的扉页。

此后,台湾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终止邦交的国家接二连三,对外政策也转为固守对美关系,但双方仍于1979年断交,是外交史上另一项重挫。程建人说,当时的总统蒋经国夜半闻讯,反复询问美方“怎能这样对待如此忠实的友邦”?

台美断交后,更多国家跟进与台湾断交。80年代,在务实外交的作法下,外交上的表现算是持平;90年代后则因国内政治纷扰,加上“九一一”事件使美国致力打击恐怖主义、与中国大陆关系更为密切,台湾外交进入艰苦时期。

总统马英九2008年上任后推动活路外交,使得台湾的国际处境又逐渐稳定,任内对台免签证国家或地区增加70个,合计已有124国家或地区给予台湾免签证待遇,其他外交成果还包括以“中华台北”名义、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签署台日投资协议、在美国华府双橡园举办国庆酒会,且邦交国稳固,更可能于年底获纳美国免签证计划候选国。

无任所大使陆以正说,台湾现在的国际地位虽不完全令人满意,但与过去相比,还可容忍(bearable);程建人表示,“要衡量政策好坏,标准是看对国家利益、人民福祉有没有帮助”,马总统上任后,调整做法,提出活路外交及外交休兵概念,一改过去耗费资源与中国大陆对抗的现象。

程建人说,蒋经国时代为国家实力打下基础,虽不能说现在的外交环境是退出联合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但可以肯定的是,马总统抓住时机,执行了对国家、人民较有利的政策。

中华民国建国百年的今天,仍有台湾在国际上遭打压的案例,但争取尊严,本就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程建人说,“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一国没有实力,想要在外交上有突破、发展两岸关系,都不可能,台湾争取国际地位,终归仍要始于壮大自己的影响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