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无道百姓逃 西歧殷勤难民笑

张春雨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引言

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他全方位、立体的认识人体、生命、宇宙、时空。所以,基于此等思想下的治说,应该是更加合理与完善的。因此,我们大量的引用和例证了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同时,站在修炼人立场上,对此加以阐述和升华。

纵观华夏文明,因为遗失的太多,还有文化断层的关系,以及语言上的极大差异,甚至是生活行为、环境、习惯的极大改变等等,我们已经很难去探讨其详尽了。但是,粗略的线条是,这个古老文明有一个继承、兴起、高峰,直至衰落,以致最后的面目全非、荡然无存的地步过程。华夏文明是一个神传文化,所以,他的出现、承传,都带有极强的神秘色彩。而且,这个文化的承载基础,不是凭借求知欲和所谓的奋斗等人为的东西,而是以道德修养为准,所以,随着人类道德水平的整体下滑,这个文明最终走向衰落和失传,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今天,我们无论认为这个文明有多么好的一面,但是,凭借人类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已经很难走回去了。别的不说,就是人类在抛弃这个文明后,形成的对宇宙的偏见认识,都是人类自己很难摆脱的东西,都是作茧自缚的牢笼。不过,在残存的故纸堆中,我们把他发掘一下,还是能够找到许多可以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和理论。特别是治说,带给今天人类有益有启迪的东西,还是很多很多。

在此篇中,我们把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有关治的方面的论述,大体上浏览一下,应该不止是开阔视野的问题,对于整体上把握治的脉络和实质,甚至是对于了解传统文明,都是大有裨益的了。需要赘言的是,诸子百家中的东西,不止是百家争鸣的问题,也是良莠不齐的混杂着。所以,还需要大家冷静和理性的思考着研读为好。

序言

纵观历史,可能人类留下最多的史料,就是有关治世的学问和故事;人类的反思、深省、教训最多的述及,可能也是在有关治世方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因为治道直接关乎人们的生死命运;关乎人们的和平安宁;关乎人们富庶与贫寒;关乎社会的公正清廉;关乎人类道德水平高低的维系;以致关乎国家命运走向,关乎社会发展趋势,等等等等。

故此可见,治者实乃系大任于一身者,众盼所归者。负天命载众望,所以古人云:君命天授。此言得之。

一些欺世盗名流氓执政者的正史,未必就可信;而历史遥远流传下来的故事,未必就不可信。所以,筛选斟酌后,还是节录了下面的历史故事,和大家共同欣赏与磋叹。

(一)

纵观华夏五千年,朝朝代代大戏迭起,风云人物走马转蓬。渔樵唱晚,岁月蹉跎。提起来,精彩的故事比比皆是;道开去,醒人的寓言脍炙人口。

我们今天要重复的,是这样一段,因为它不止是精彩,其中包含着,人类已经丢失久远了的,传统文明的精髓部分,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 —— 淳厚道德的芳馥,以及,当之无愧治世楷模的,一个侧影。

这已经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了。

……

一伙老老少少的男女,再也受不了纣王殷受的残暴无道,黄尘古道上,他们一脸恐慌疲惫的踯躅着,父携子哭,妻叹母哀。他们要投奔西歧姬昌那里,因为天下人都知道,文王爱民如子。

现在,这些难民,饥肠辘辘的在徘徊等候,满腹的焦虑,写在沧桑的脸上清清楚楚。

终于,姜子牙出来了,满脸的羞惭。一问,果然是张总兵不放这些人出关。众人听罢,嚎啕痛哭,哀声彻野。因为出逃不成,会罪加一等。子牙不忍看到无辜的百姓遭受涂炭,于是动了恻隐之心,说你们不必啼哭,我送你们出五关。众人中有的说,老爷您自己还朝不保夕,怎么能管了我们。子牙说:有愿意出五关者,黄昏时候,我叫你们闭眼,你就闭眼,听到耳边风声响,也不能睁眼,不然掉下摔出脑浆可别怪我。众人应承。

一更时分,子牙遥望昆仑山拜罢,口中念念有词,一声响,子牙借土遁法救出八百黎民。众人只听得耳边飒飒风声,不一时,四百里行程,把临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甩在了脑后,来到金鸡岭。子牙收了土遁,众民落地,子牙说,到了西歧地界,你们自管去吧。

众人叩首谢恩离去。子牙隐迹林泉。

这群难民翻过金鸡岭,过了首阳山,穿过白柳村,再翻过西歧山,渐渐的来到了西歧城。入城观看,果不虚传,只见这里,民丰财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真乃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

大家修书一封,交给上大夫府。

翌日,散宜生把此事报知姬昌长子伯邑考,伯邑考传命:既然朝歌逃民,纣王失政,无妻者给银子使他娶妻,众者散发银两使其安家,鳏寡孤独者,在三济仓造名,使其自领口粮。

吩咐完毕,伯邑考眉头紧蹙的对散宜生说,父王在里地囚禁了七年,不知吉凶,我要去朝歌代父赎罪,不知意下如何?

散宜生说,主公临别时说,七年灾满,自然归还,不得擅自探望。如果公子不放心主公,可打发一名小卒,前去问安。也不失孝道,何必亲自出马,身临险地。

伯邑考叹息说,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吾为人子,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然虚设,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带祖传三件宝物,去朝歌进贡,替父王赎罪。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