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复育虎形坑溪 学童放生原生鱼类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3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曜宇台湾高雄报导)高雄市旗山区的虎形坑溪今年2月被发现,遭到民众不当放生锦鲤,有害当地生态。在农业局及高雄鸟会的努力下,29日邀请邻近的溪洲国小学童野放当地的原生物种,以挽救原本的生态环境。


高雄市旗山区的虎形坑溪。(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平时人烟稀少的旗山中寮山,因人为破坏较少,尚保有自然生态,也一直是保育人士的重点观察区域之一。但今年2月虎形坑溪却发现遭人野放锦鲤,遭举报后农业局动物保护处派人着手移除外来鱼种,却也同时捕捞不少当地的鱼类物种。

在动保处的的培育下,虎形坑溪的“苦花”、“溪哥”等原生物种又重新复育。29日邀集溪洲国小39名学童一同参与放生,并由高雄野鸟学会及高医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教导学童们正确的生态及放生知识。

高医生医系助教邱郁文指出,生态是一个循环体,从地上的植被到水中的水草、鱼类、甚至天空的鸟类,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只要其中一项环节被破坏,这里的生态就将遭到浩劫。


高医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邱郁文,教导学童溪水生态的常识。(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鸟会理事长林世中表示,上次的锦鲤事件让这里的物种遭到侵蚀,现在把原生物种放回原生地,以求复育有成,他也希望政府单位能以公权力执行“封溪复鱼”,让鱼儿好好长大。


高雄鸟会理事长林世中,告诉学童为何要把鱼放回原来的河流。(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而39位小朋友则分批下到溪边,轮番用水桶小心翼翼地把鱼苗放回溪水,兴奋的看着小鱼游回原来的家。邱郁文表示,人工复育并不容易,无法提供该生态原有的食物,栖地、环境都改变了,物种都有它原来的习性,让它们回家最好。◇


旗山区溪洲国小学童把当地物种的鱼苗流放回溪中,看着鱼儿游回原来的家。(摄影:李曜宇/大纪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