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 名垂青史

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334
【字号】    
   标签: tags:

宋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官居学士,主修《元史》,提出作文章的风格要与道德内涵一致,写了大量优美的散文,参与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他一生坚定不移的追求圣贤之道,数年如一日,刻苦学习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人。

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说:“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办法找到书看。所以只能向藏书丰富的人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的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有火来取暖?宋濂手指冻的都无法屈伸,但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

抄完了书,天色已晚,无奈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因为诚实守信,所以谁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

面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一心努力学习,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到了二十岁,他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但由于没有老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他就步行一百多里路,去找自己同乡中有成就的前辈请教。

他请教的这位同乡是一位学者,对学生要求很严厉。宋濂每次向他请教时,都是恭敬的提出疑问,礼节十分周到,并躬著身子侧耳倾听,惟恐落下什么没有听到。他自谦的说:“我虽然愚笨,但也从老师那学到了很多东西。”

遇到数九寒天,宋濂就顶着寒风,冒雪去访师。他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一个人走在深山之中,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大雪把脚上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他也没有知觉。等他好容易赶到客店里,四肢都冻僵了,很长时间之后他才有知觉,但他一点儿也不怕苦,坚持向老师请教。

宋濂为了求学,每日都是粗茶淡饭,穿着破旧棉衣,生活十分艰苦。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大多是富家子弟,穿着绫罗绸缎,满身珠光宝气,但他从不羡慕,从未把自己吃、穿、住不如别人当回事,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读书和探求做人道理上。

正因为宋濂能忍受穷苦,把艰苦的生活当作是一种磨炼,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以苦为乐,他才能成就事业。因为他知道读书明理是神圣的事情,有无尽的快乐在其中,无识和不知真理才是最苦的人。他为官清廉,品行高尚,作文章严守道德规范,为人师表。

对于有远大理想和浩然正气的人,他们能够不畏各种艰辛,不畏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因为他们愿意为崇高的志向而付出,他们有圣贤之理作指导,他们知道柳暗花明的一天迟早会来临!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历代圣贤明君无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
  • “匏”也叫葫芦,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开始用葫芦制作乐器,用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匏乐”,亦称“葫芦乐”
  • 萧意辛与妯娌们在一起,大家在争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丈夫的宠爱。萧意辛说:“用邪法不如用礼法。”
  • 陆玉珍家中有两个婢女,有一天,准备吃午饭时,婢女来喜端着汤送进来,结果一不小心将碗摔到地上,热汤撒在陆玉珍的手上、衣服上,来喜害怕受到责骂而哭了起来....
  • 许容,是清朝浙江人,文章很出名,为人宽厚谦虚,有一次考试,许容的一个朋友盗用他的一篇文章,结果考了第一....
  •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风度、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 两汉末年纷争四起之际,汉光武帝刘秀,顺天意应民声,平息群雄,以柔术治国,统一分崩离析的中华民族,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
  • 中华文明是以水治为开端的。从原始先民虔诚的海河崇拜、奇异的神话传说,到先秦诸子以水喻道的洞见,以及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一不浸透着流水的神韵和大道的空灵。
  • 古今中外的无数先贤、学者对“水”的体悟,都和老子的理论大体一致。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据说泰勒斯曾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