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人用药频繁 危机增高

人气: 18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9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耿豫仙专题报导)才9点半,台北的马偕一早就有大批的人在领药处等待。一眼望去,7、8成都是年长者。随处问了几位老人家,有的刚看过医生、有的是拿慢性处方笺来领药的。此景转到荣总,状况更是明显。

何妈妈(化名)是马偕的老病人,有点糖尿病、有点高血压、长期吃安眠药,身体稍有微恙,她还会挂诊所、急诊。没读过书的她,是个连预约挂号单的日期都看不懂的人,但问题最大的是,药什么时候吃、吃几颗,她都是靠“强记”,更别说药是否重复、药性与注意事项。

何妈妈曾经吃安眠药、镇定剂,吃到失神,晚上突然起床修马桶的水箱、要买菜。后来被家人送医挂急诊。不仅如此,上回荣总医生对她有些态度不佳,她自尊心受挫,把医生“革职”又换医院了。

晏晟药局药师陈伶娥2010年参与健保高诊次病患的居家照护,她说,老年人普遍对药物的认识及用药习惯不足。虽然有些会看药袋,但是同化学名不同商品名,不同医院都会开,就重复吃了多种镇定剂,整天晕晕的,又误以为生病,从不了解重复用药造成的严重性。

老人用药重复率高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各种慢性病一一反出,在用药的数量、种类就较一般人高出许多,根据Jyrkka et al 2006年的研究发表,6成5以上的老人都有慢性病,平均用药超过5种有6成7、用药超过10种的人有2成8。

而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执行长谭延辉在2007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多重慢性病的老人,同时用药多于9种或9种,会面临药物交互作用、重复用药、治疗禁忌、副作用明显增加现象。

病患常是验证药物不良反应及生理变化的第一线,而由于不当的处方造成误用、滥用、增用,风险也增高,国外研究指出,用药不良常出现跌倒、认知功能障碍、肠膀胱问题、出血、心脏异常等状况。对此,老人器官的功能老化尤其脆弱,致使对复杂多余的药物的分解困难,所以如何在各种因素下,权衡对老年人给药的处方相形重要。

再加上台湾的健保体制不健全,分门看诊、重复开药,把关机制不全,不仅老人面临药品交互作用的危险、副作用的增加、健保资源严重浪费。

在马偕等药的李阿姨说:“我有糖尿病,刚医生才告诉我我的肝脂有些高,我告诉医生,我要自己运动运动。”李阿姨说:“不能老吃药解决,要靠自己!”但能像李阿姨这样的认识毕竟还是有限。

近几年,健保局透过整合医疗(门诊),立法要求医院对于医药处方必须登入病人的健保IC,对高诊次的病患进行药师居家访视,解决老人用药隐藏的危机及医疗的浪费。

老人最常見重複的藥品

藥品種類

重複開藥/同類藥

抗焦慮藥

同類藥:Xanax(贊安諾)、Alpraline(安柏寧)、Ativan(蘿拉西泮)

末梢循環改善

同類藥:SolantinPersantin心耐錠)、Trentalsanyl(暢力)

安眠藥

Stilnox(左沛眠)

抗心律不整藥

Propranolol(心律錠)

抗血栓劑

Aspirin(阿斯匹靈)

                                                                                 晏晟藥局藥師陳伶娥/提供  製表:施芝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