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故事

张文井
font print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大概很多人有过“失而复得”的经验,可是,我这次比较特殊,所以写下来,提供给读者。

大约五十一年以前,在台湾,我恋爱了。那第一次,存着追求的爱心去见当时的“林小姐”现在的“张太太”,是在台北民生路天主堂。当时的她,笃信天主教,现在的她,还是每周日去美国佛州塔城(TALLAHASSEE, FLORIDA)的ST.THOMAS MORE天主堂望弥撒。我们的三个孩子,从小到大,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都是受她的影响。

我自己从认识她开始,因为有“死后跟她在天堂见面”的意愿,到现在,五十多年了,都一直“信”天主教。但是并不深入,只不过每周日去教堂望弥撒罢了。

去年七月中旬,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像一艘漂在大海里的小舟,天已暗,四周没人,我怕死了,我需要有一个“依靠”。我想到天主,我马上祷告,祈求天主保佑我,保佑我的老伴,保佑我的三个孩子,保佑我的两个内孙,保佑我的两个外孙。也保佑我的挚友张日增,刘惠方,跟张镇海的在天之灵,更保佑我那英年早逝的干儿子,刘亚群。

祷告完,我马上给教堂打电话,问第二天早上几点有弥撒。答案是:“早上7点。”

第二天,我一大早六点起床,六点半开车到了教堂。如果是星期天,教堂里必然坐满了教友。当时,七点不到,教友不多。

我在第二排选了一个坐位。七点正弥撒开始,七点半完毕。出了教堂,我浑身舒畅,决定每天去。这样每个礼拜,星一到星五,早上望七点的弥撒,直到今天,我从未缺席。望这台弥撒的时候,我常常看到有的教友,手里拿一本小册子,似乎是跟着神父做弥撒的程式。

有一天,弥撒完了,我就问后排的一位先生,那是一本什么东西。

他笑眯眯得指给我看封面。书名是:MAGNIFICAT. 他给我翻了几页,是每天的弥撒程式,还有经文。他很热心地对我说:“我明天想办法给你找一夲。”

第二天,一见面,他就给了我一夲,并且说:“我已经代你向书店订阅了一夲,算是我送你的小礼,下礼拜就可以收到。我给你订了一年,你收到以后,再把这本还我。”说完握了手,说了再见。

这位仁兄大名是PETER COWDREY. (我把他译成柯彼德)。

柯彼德对我特别友善,有一天坐在教堂,他问我会不会念“玫瑰经”。

我说我想学,可是,多年前我老伴送我的“念珠”已经找不到了,那串念珠是浅褐色的,很可爱。一定在我家的哪个抽屉里面,有空该找一找。太久了,恐怕十多年了。

过了两天,他居然送了我一串,他说是他去罗马的时候,教宗为他“圣”过的,是深褐色,我当然非常喜欢。自那以后,我天天念玫瑰经,把那深褐色的念珠带在身边,有时还带在车上。至于老伴给的浅褐色念珠,我当然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是个迷信的人,到现在,我还想不通:说来真奇怪,有一天,我回到家,一开车门,老伴给我的浅褐色念珠居然躺在车门下面的草地上!难道是天主帮我找到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考古学家从打劫者手里找回了一个古代玛雅祭坛。他们说,这件艺术品描绘了世界最伟大文明之一的玛雅文化末期的情况。考古学家在当地居民协助下找回这个祭坛。 *玛雅祭坛记载末期文化* 这个祭坛在公元七百九十六年、也就是玛雅文化快要结束时设立于坎古恩大城,也就是今天的危地马拉。
  • 五年前,在瑞典国家博物馆遭窃的三幅名画,16日已在丹麦失而复得。
  • 美学中讲,完满无缺,方圆对称是一种美,而缺憾心伤,凋花残月是又一种美。叫做缺憾之美、悲剧的美。游历今日的圆明园,从中应该,和能够体味的,也许就是这种缺憾之美吧,因为历史的原因,留下的只有这些了。
  • 早晨8点,校车准时停在邻居家门口。看着孩子背着瘪瘪的书包,和小朋友们有说有笑的蹦跳着上了车,心中不由十分感慨。
  • 好心有好报,有很多种形式,这个真实故事里的老翁丢了10万元,又失而复得,和18年前的一件好心的往事…
  • 几年前,岳父母(林南敏,李玉华)在世,每逢过年、过节、过寿或喜庆日子,都会跟老伴,林芸,飞去加州洛山矶,为二老略尽孝意。
  • 居美国近四十年,有的时候,难免嘴里夹带英文。尤其跟洋人打交道,那当然非英文不可。最近,车子忽然发不动,我被迫停在交通灯前面。
  • “联邦快递”是一家私人公司,专为顾客想做邮递服务。亲戚说,他寄得是“第二天到达”。要我在4月26日早上在家等,11点以前,应该收到。这家公司很可靠,信誉卓著,我曾用过,所以那天一直在家等。
  • 当然主要还是受家父家母教诲──凡事要“诚”,因为“诚则灵”。后来,很多年过去了,其间,我亲身体验到有很多事件真的是“诚则灵”。
  • 可是我这儿讲的“杯中物”不是文人雅士喝的,也非喜庆宴会用的酒。我讲的“杯中物”是一只“蚊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