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阮弼真君文化 大陈人忧失传

人气: 19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26日电)大陈岛民信奉“阮弼真君”形成特殊的宗教文化习俗,但因年轻人严重外流,独特文化正在消逝中,令大陈人忧虑不已。

大陈岛居民于民国44年撤到台湾后,部分大陈人迁到花莲定居在大陈一村,而被奉为大陈妈祖的“阮弼真君”,也随着在村里落脚,大陈人特地兴建阮弼真君庙供奉。

花莲大陈一村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梁太然说,台湾渔民奉祀的是妈祖,大陈岛渔民则是奉祀阮弼真君,这是大陈岛特殊的宗教文化信仰,并已形成大陈人的传统文化习俗,老一辈的大陈人至今信仰仍非常虔诚。

据大陈老一辈长者流传下来的说法,阮弼真君曾经是明朝戚继光将军麾下一名得力大将,当时在大陆东南沿海不辞劳苦扫荡倭寇,维护当地渔民和居民的安全,人民感念他的贡献而供奉为神,并被渔民视为地位如同妈祖的海神。

位于花莲大陈一村的阮弼真君庙是于民国59年由村民集资兴建,当地民意里长颜春有说,居民当时特地从宜兰聘请神像雕刻师傅,仿照大陈岛上奉祀的真君神像雕刻,并于民国61年安座后成为大陈人的信仰中心。

阮弼真君庙建庙后,每年都会在真君农历10月13日诞辰时举办庙会庆祝,全村的居民和出外游子都会赶回来参加,场面比黄历新年还热闹。

“其实真君诞辰的庆祝活动,等于是大陈人的农历过年”,梁太然说,庙会活动中,有各项传承已久的祭祀仪式和祭典,还有念经和说书。

不过随着时代的演进,大陈一村的年轻居民大量外移到外县市就业,老一辈的大陈人也逐渐凋零,阮弼真君的信仰文化习俗快速消逝。

“年轻一辈现在大多已迁出,信仰也没那么深刻”,颜春有说,大陈岛的记忆已逐渐消失,70、80岁的长辈凋零后,现在是由50、60岁的“中生代”接棒,但更年轻的世代根本未曾有过早期的记忆和经验,更遑论会有阮弼真君的虔诚信仰。

梁太然和颜春有这些50多岁的大陈一村“中生代”,都已警觉到大陈的文化习俗正快速消失中,他们虽然试图保存大陈阮弼真君的特殊文化,却想不出什么传承的好办法。

老一辈的大陈居民没好气的教训说,“就叫年轻人跟着学仪式啊”,问题是年轻人没有几个人回来。

大陈一村从昨天起举办阮弼真君诞辰庆祝庙会活动,从外县市赶回来的大陈人约200多人,其中大多数年纪都是60、70岁,年轻人没几个。

梁太然说,老一辈的从来不会忘记大陈人这个重要的日子,年轻人或许是因为工作因素没有办法参加,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这个信仰在年轻人心中早已模糊了。

阮弼真君信仰与烧库屋的习俗都是大陈人特有的文化,但都面临消逝的问题,大陈“中生代”的忧虑相当深,现在也只能尽力每年持续举办活动,把各项仪式和祭典详细记录下来,为年轻人留下一点追寻大陈岛的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