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忧12年国教灭高职 台立委:应修法彰显优势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2年12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高职教育在教育体制上,以培养技能专长的学生见长,虽然重要,却长期处于边缘地带;随着教改的脚步快速前进,许多高职以及教育界人士忧心,12国教上路后,在高职端因配套不足,将使高职招收不到适合的学生。立委建议,应给高职更多元的招生弹性,以特殊的“免试入学”方式,招收最适合,有兴趣的学生,才能彰显技职教育的优势。

民进党立委林佳龙(右)25日立委林佳龙25日与教育团体召开记者会,提案修法,让高职发展特色化,学生根据性向选择适合职校就读。左为全国家长团体联盟荣誉理事长谢国清。(摄影:陈柏州 /大纪元)

立委林佳龙25日与教育团体共同召开“别让12年国教消灭高职”记者会,希望修正《高级中等教育法》须修正第36条的“免试入学”规定,提供高职一条不同的免试入学管道,让学生选读适合的群科。

12国教招生设计 不符高职体系

虽然教育部为了提升技职教育,提出200亿技职再造方案,希望能以此药方改善技职边缘化问题,依然未能在实质面改善高职升学问题,可能会因为体质不符而更加虚弱。

林佳龙提到,在目前教育部设计的“免试入学”及“特色招生”两种升学方式,只能择一,会让高职在招生上面临相当不利的处境。他提出修正草案,希望能让国中毕业生“免试入学”及“特色招生”两轨并行。

因为高职科系众多且属性差异大,加上尤其“重高中轻高职”的社会观念还未消弭,若以“免试入学”的方式套在技职升学体制上,不仅尺寸不合,学生在面对升学关头时,大多会以高教方向靠拢,高职的“生源”将面临质与量的考验。

目前国内教育以升学挂帅,不让特色高职有弹性,全国家长团体联盟荣誉理事长谢国清以自身例子来说,自己女儿在国三毕业面临升学时,老师就不断建议她们一定要念高中,而不是选择高职。

林佳龙举例,以即将实施的免试入学,其中“超额比序”项目,就没有考量高职群科选才特殊性,就算具有特色的热门高职,吸引许多申请的学生,但若申请人数超过学校核定名额,就必须进行“超额比序”,不过比到最后,比赢的学生并不一定真的适合念该高职群科。

另外,但如果高职走“特色招生”,必须采术科或学科考试,很多人对于学科没兴趣仍要考试,而术科考试也有问题;以餐饮为例,学生很少在国中阶段就有相关技能;尤其高职学校,也无法透过考国、英、数等学科,从中找到适合念高职各种科系的学生,这样又落入了以成绩来选择高职生,而非以性向为考量。

开平餐饮学校创办人夏惠汶则语重心长提到,学专业技能如果没兴趣,会很受罪,服务业最重要的是态度和应变能力,但这些都不是在学校课程中可以获得,学生一定要事先充分了解、喜欢,才能走下去,职校是学校和学生互相选择的过程,否则毕业后还是没办法投入相关产业。

他们建议,高职各种群科的属性差异极大,教育部应该给予高职更多元的招生弹性,应让有招生特殊需要的高职,以特殊的“免试入学”方式,招收最适切的学生。

对此,教育部次长陈益兴谈到,目前的制度没有限制一定要考学科,学校招生可以有弹性。对于立委的建议,教育部将会讨论研议可行办法。◇

(责任编辑:宇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