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错失良机

作者 : 默想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孟通判,籍贯密州,是个士子,官至丞郡。任期届满而回归故里,平素羡慕神仙、长生之说。

有一天,有个道士谒见他,穿着破旧絮袍、蓝缕不堪,而且浑身疥疮、像癞狗似的一副狼藉样子,告诉孟说:“因为风闻公雅好寻道,所以特地来见公。我刚在青州看到有人刊印并布施《度人经》,我接受过一轴,不知公是否能回忆起这档事儿?”孟叫文书把御轴取过来观看,内容果真是往日所布施刊印的哪。

又说:“我能把汞烧成白金,我愿意把此技对你倾囊相授。”孟说:“我可不愿接受。”那人改口说:“你既然不想要,姑且试观一下吧。”于是自己从腰间取出数百的白镪(银子),招呼孟身边的仆从,让他去买汞来,然后就在镬鼎四周烧上炽热的炭火,接着解开这些准备好的镪、汞等二剂投入其中,过会儿,取鼎倾倒出来,真是一堆白金哪。

另一日,又来,说:“这回我来与公告别。刚好我得了极佳茗茶,愿与你共同品尝一下。”边说边从怀兜里拿出一块建茶,以一片破烂坏布包裹,边缘爬满虮虱。孟一瞅,恶心极了,面有难色,以无茶具泡茶推辞。

道者没吱声,自顾自的取来那破烂布包裹,用力把它槌碎,又自顾自的从炉火中的银壶里取水烹煮,然后分别倒满两个茶盏,向孟长揖举盏啜茶品尝。孟推辞说茶太热。时间久了,又说茶已冷,当留着,等候有闲暇时再温热后饮之。

道者一看,面色愠怒,说:“你对我的印象果真这么坏吗?”于是把那杯泡好的茗茶倒掉,也不作揖就起身走人,孟还送他到门外。回头一看,那盏泼于地面的茶水,全变成闪亮亮的黄金,那杯盏及银壶被茶水溅渍之处,表里皆金,这才知道他是个异人,急忙派人一路追索访求,可却早已失其所在。

古代寻佛向道,都是师父选徒弟的,他要选根基好而且悟性高的人,这才好教,所以总要一试再试,一考再考的。

其实,道士为了取信于孟,先把他以往所做善事的证据──刊印布施经书,给他看,可他仍是不悟;再烧汞成白金、茶水变黄金的考验下来,都因囿限于外在的不洁而障碍了他的悟性与佛性,因而与道擦肩而过!

其实,孟能在金银利诱面前不动心、在传授点金术绝技面前不随便接受,在常人来说,也算难能可贵啦。看来要找个能继承衣钵的好徒弟,可难去了!@

(事据宋郭彖《睽车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末年,大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的好友宇文谅,在少年时就品学兼优、修养有素。到青年时出落得仪表不俗、俊秀文雅,犹如天上的金童临凡、前朝的的潘安转世。非但如此,尤为突出的是才华出众、德昭日月。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不欺暗室、守身如玉,全人名节、守口如瓶。称得上是一个出奇的真君子,超群的大丈夫。
  • 宽容之心,是一种仁厚的心境,是圣贤人的心境。不但为他人带来如沐春风的和悦,其实,也在为自己种下幸福的种子了。
  • 廿一世纪初,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七年来,一个年轻的艺术团巡回世界演出,各大城市首席剧院冠盖云集。这个艺术团表演的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殊美的乐舞。没有任何预警,人们坐下来观赏这群来自纽约的年轻艺术家们,却不知为什么泪流满面。
  • 一只名叫“爰居”的海鸟,停在鲁国都城东门之外已经三天了,臧文仲(鲁国之卿,即臧孙辰)便要都城里的人去祭祀它。
  • 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 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 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 …
  • 代河南杞县的刘理顺,青年时曾在一富翁家设馆授徒。主人为了尊师,特地雇一婢女,专门侍候他的饮食起居。婢女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天性聪慧,朝夕在他的身旁听候使唤,晚上便在他的寝室旁的床榻上就寝。
  • 广辅、陈广弼兄弟二人,家住安徽巢县。一天,听说半空中有龙出现,他们便登上城墙去观看。
  • 我很小的时候听老人讲述这样一个发生在清朝年间,一个老长工行善得好报的故事。
  • 宋元佑年间,曾鲁公(曾巩)到京城游历,住在市场的旁边。
  • 祖是远古时代颛顼帝的玄孙,到殷代末年时,彭祖已经七百六十七岁了,但一点也不显衰老。彭祖少年时就喜欢清静,对世上的事物没有兴趣,不追名逐利,不喜爱豪华的车马服饰,把修身养性看成头等大事。君王听说他的品德高洁,就请他出任大夫的官职。但彭祖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参与公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