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食管法 业者吁缓审争议修文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25日电)台湾食管法修法各界争议不断,各有立场,针对争议较大的食品添加物及基因改造标示及登录规范,产业界积极表达困难之处,呼吁立法院暂缓审议有争议的修正草案条文。

立法院下周将召开临时会处理“食品卫生管理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卫福部日前推翻协商共识,以恐造成贸易障碍为由,要求重新检讨条文;行政院也呼吁勿仓促立法,影响台湾形象。

虽然政府部门态度转变,但朝野双方仍有不同见解。食品添加物一旦严格要求标示、登录,后续可能衍生出的问题,必需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达成让民众吃的安心目标。

业者表示,新法规立法前政府机关必需先思考,是否有能力(人力、物力、专业),从一年粗估6万多件的食品添加物申请查验登记案件中(不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未来可能申请查验登记的件数),将黑心食品添加物、黑心商人找出来?

业者指出,透过食品登录制度设立,若能有效掌握台湾所有食品添加物制造、进口、贩售的厂家,与产品来源及流向,搭配后市场产品抽验与工厂稽查确认厂商是否造假,才能有效纠出真正黑心商人。

若只是再花费卫福部的人力物力,进行一个与食品登录制度内容相同但效果可能更差的复方食品添加物强制查验登记制度,造成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风险评估,规划出有效的后市场产品抽验与工厂稽查时程表,整个管理制度还是缺一角。

业者强调,坏蛋要去抓,坏蛋不会自己写申请书让人家知道他是坏蛋,等着人家去抓。

业者指出,行内人永远比行外人知道问题在哪里,参考国际管理作法,健全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管理产业又不会危急产业经济发展。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食品添加物产品与技术出现,而台湾有半数以上的食品添加物都是进口的,非国内自行生产制造的。

在这样仓促的时间压力下,贸然自行拟定与国际其他食品添加物产业发达国家迥然不同的管理制度,相关议案又未能举行公听会,充分听取业界意见,厘清产业源头问题,这样的食品产业管理制度规划作法,看在食品业者眼中,既无法有效管理产业,又不利于产业经济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