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翁启惠:唐奖的主角是台湾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7日电)首届唐奖告一段落,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表示,唐奖的主角是整个台湾,透过表彰4个领域的得奖者,也让台湾有能力影响全世界的研究方向。

被打造为东方诺贝尔奖的唐奖,首届活动于9月落幕。“永续发展奖”得主为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Brundtland);“生技医药奖”为本庶佑、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汉学奖”为余英时;“法治奖”则是奥比‧萨克思(Albert Louis (Albie) Sachs)。

翁启惠接受中央社专访表示,举办国际奖项是一个挑战,中研院担任评选得奖者的重责,各界也都在看,是不是有能力办好。首届唐奖选出的5位得主,他都非常满意,事前也不担心,因为只要选出好的评选委员,就能挑出好的得主。

翁启惠表示,中研院院士素质相当好,成员不局限于台湾,也包括海内外华裔和外籍人士,高达2/3以上的中研院士在海外工作,其中有超过80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相关院士,绝对有资格担任国际奖项的评委。

翁启惠认为,唐奖不只是一个奖项,透过肯定得奖人的贡献,同样也告诉国际社会,台湾重视这些领域,借此影响世界的研究方向。

除此之外,唐奖得主来到台湾的“唐奖周”活动,除了颁奖典礼,还有故宫特展、音乐会、主题餐会,让国际更了解台湾的特色,“唐奖的主角是台湾。”

翁启惠并表示,唐奖首届评选必须打开一定格局、建立国际知名度,虽然不明说,评选委员心里都知道,首届不能选出来都是华人。如果都是华人得奖,就算评选再公正,国际上也一定会遭人闲话。

翁启惠表示,评选过程完全授权各奖项委员会,选出最好的人选,中研院院方、唐奖基金会都没有意见。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机制运作下,首届选出来的人都备受国际肯定。例如生医奖得主开发的药物,今年7月通过日本核准,今年9月美国核准,唐奖却是领先一步在6月就选出来,“可见评委的眼光非常好。”

不过翁启惠也透露,在选出得奖者后,他们确实有担心过一些政治问题,例如永续奖得主布伦特兰夫人曾是挪威总理,不一定能来台湾。唐奖颁奖之后,汉学奖得主余英时的著作,也于近日传出遭中国大陆封杀。

另外,外界也担心唐奖由中华民国总统颁发,未来如果得主是中国大陆籍,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干扰。

对此,翁启惠说,颁奖就该颁给最好的人,不能考虑政治因素。评委必须非常超然,从原创性、对人类社会的具体贡献着眼,如果有人从政治角度批评,“应该去问批评的人,怎么会这样看。”

提到对首届唐奖得主的印象,翁启惠提到,布伦特兰夫人到各个场合,总是告诉主办单位,冷气不要开太冷、灯光不要打太亮,真正把环保观念落实在现实生活之中。

布伦特兰夫人也曾批评晚宴中总统还在讲话,底下却闹哄哄,以及没吃几分钟就不断有人敬酒,看在翁启惠眼里,他觉得布伦特兰夫人既挑剔,又很直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