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氏神奇一针通 悬壶济世百病消(一)

专访洛杉矶黄锦君中医师

人气: 100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大纪元记者张岳采访报导】某位身价上亿的企业家,可是财富与名望消不去身体的病痛,常年的腹泻与尿频让他备受折磨,严重时一个晚上跑30多趟厕所,看过世界多地的医生、吃药无数,但一直没有根本的改善。2013年底在南加罗兰岗找到人称“神奇一针通”的黄锦君中医师,一个疗程下来,不仅腹泻尿频治愈,打鼾和双下巴也没了。他由衷的说:“如此高超的医术,若不叫更多人知道,真是可惜。

如果说“一针通”是针灸界的武林高手,这高手绝不是一天练成的。中医师目前基本分为三派:学院派(中医学院毕业,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现代医学掌握较多)、武功派(从小习练武术、气功等)、祖传派(家庭世代多出良医或为名师门下高徒),黄锦君医师,可以说这三派的优势根底都有。

祖上辈有良医出

黄锦君的太祖父是清代京城的太医,祖父和养祖父也都是中医师,祖父姓陈,擅长针砭,养祖父姓黄,擅长药方。

或许是遗传的原因,黄锦君在小时候就对医学表现出天然的兴趣,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其他小女孩儿玩布娃娃,她却在扮演医生,把旧的听诊器挂在身上,给其他小朋友“诊病”。

侠心早在少年成

黄锦君的父亲因武术功夫了得,年轻时被调入中央警卫团师。后曾在北京武术比赛中获得特殊名次。她自幼师从父亲习武,主攻二指禅和点穴。自古有成就的学武之人都懂得养生与疗伤治病,因此父亲也教授了她一些中医药理知识。后来由于部队的特殊工作,时间有限,也不想让女儿太吃苦,遂不想再教女儿武术。但黄锦君对武术已近痴迷,一有空就翻跟头、练倒立,甚至躲在没人的地方练马步、弓步。上学的路上有时还拿着5公斤的铅球练手指的抓力。冬天在室外经常手冻得像胡萝卜,她勤奋吃苦的毅力超出了同龄的人。

之后黄锦君自己去少年宫找了两位武术老师,那时候师徒是讲缘分不收费的。其中一位曹老师擅长少林拳、形意拳和舞剑,但他此前从来不收女徒,在黄锦君真诚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恳求下,老师终于答应教授她,后来老师看黄锦君既肯吃苦又有悟性,特别喜爱,曾说若你不跟我学武,誓不再教学生。这就是黄锦君练武有成的经历。一直到现在习武健身仍然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始终在不断学习新的养生功法(瑜伽、气功等)。

悬壶济世命中定

因工作需要,黄锦君准备来美国留学深造,当时是电脑专业及管理是很热门的专业,虽然5所大学都给了I-20允许入学, 其中包括著名的加州伯克利大学也发了入学通知,但都因工作耽搁。直到1995年她终于于来到美国。这一次,她下定决心,专攻中医,兑现自己似乎冥冥之中注定的使命:悬壶济世,并在国际上发扬光大传统我薪传精粹的传统中医。

神针一技得真传

黄锦君在南加皇家医科大学做全面系统化地探讨中医,取得了中医硕士学位。毕业后有缘师从南加著名的神针张(张永生医师)并得其真传。神针张的名号源自他诊治效果好,且用针奇特,尤其是粗针疗法的运用,在当今针灸界是少见的。

在神针张的传授基础上,结合过去习练武术、气功的经验心得,再加医学理论的系统化学习,黄锦君慢慢领悟出了她自己的人体宇宙观,并独创出了“黄氏神奇一针通”针法。2002年她开设了自己的诊所,一传十,十传百,“神奇一针通”的名声越传越广。在神针张去世之后,黄锦君即使不是南加唯一,应该也是少数使用粗针疗法的医师之一。

粗针疗法历史久远

督脉为纯阳之首,主宰着全身阴平阳秘之交替,而粗针又称巨针,也有人称赤医针,系由《黄帝内经》中“九针”之大针演化而来,因其针体特粗而名之。传说华佗用针即为此针。粗针治疗的针感强,针刺时间短,进针不易弯曲,很少有滞针、折针现象。

粗针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背部督脉上,以及夹脊穴附近,治疗机理是通过针刺背俞穴,激发各经脉动静交流之潜能,调节神经系统,起到振奋元阳、加强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

粗针针感是一种弥漫性的酸胀感,伴少许痛感,相比患者本身的疼痛,大部分人都明白“长痛不如短痛”,而且没有服用药物的副作用,疗效更是立竿见影,所以大部分患者都能够接受。有些患者扎针之前有点担心害怕,事后都表示,根本没有想像的那样痛苦。

当今大部分针灸师都已不用粗针,而选用30 号以上的细针,可是细针韧性不够,难于达到最大治病疗效。而且针灸的短痛多半发生在进针时皮肤表层一瞬间,与针的粗细没有多少关系;有时反而会因细针太软,不能准确快速地进针或必须拔针重刺,增加皮肤表层刺痛频率的反效果。

就意外风险而言,针与手术刀是一样的;但是,针灸的风险比起西医开刀、车祸等意外事件是少多了,所以患者不必因噎废食。只要针灸医师小心谨慎,例如腑脏附近不宜深刺,避开脑部等主要神经系统与动静脉等部位,每次进针时的短痛不能长于二秒,或不能产生病人无法忍受的激烈疼痛等事项,针灸是不会有风险的。

黄氏针法的独特之处

黄锦君针灸用针最细的是28号,最粗的24号,长度从半寸到6寸不等,用针的长短需因人而异,体胖及軆痩、不同的身体部位用针不一,粗针只是为了治疗的效果好,但需要医师有更高的技艺才能操作。例如,若在颈部行针,黄医师会用二到三寸长的24号针,这还需要她运用二指禅的念力汇同气功将针推到位,否则难以成就。

黄医师表示,针灸时患者疼不疼,不在于针的粗细,而在于医生的手法和用针部位。此外,病人身体该部位是否有炎症也有影响,如有炎症,不论粗针细针扎上都会痛。

中医基本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在此基础上,黄医师有自己独特的脊椎诊病法,准确诊断病因。据很多病患说,八成的医生治病全身上下要扎20针以上,黄医师会根据病人情况确定扎针数目,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扎一针,第二针是为了加电针必须两极,全身便有电流的通过,故称为“一针通”。

针法主要体现在扎针位置和深浅方面,扎针穴位在骨缝间隙,不是皮肤,用粗长针才能更好的扎到位。黄医师表示,只要恰到好处的行针,扎到位,轻症一次就可见效,例如急性脚踝骨扭伤,有些人扎一次就可以正常走路;重症病人就需要一定疗程,但是每周一次或两次即可,不需要天天去针灸。

建立以脊柱为轴心的人体宇宙观

黄锦君医师不仅用针神奇,而且通过研读《易经》、《黄帝内经》等古籍和临床实践,领悟到了更深层次的人体健康原理。她认为,人生活在宇宙中,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宇宙是大乾坤无极循环系统,人体是一个磁波太极小循环系统。

由地球的转动与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黄锦君联想到人体的结构。她认为,脊柱对于人,就相当于地轴对于地球。人体的健康与否都会直接体现在脊椎柱上,如果脊椎不健康,人体也绝不会健康。

黄医师诊病和粗针的疗法大致是以脊柱督脉为中心,她表示,在行医时,她的这一针就是要把人与天地磁场同渠“贯串在一起”,实现天地人之间和谐高效的循环沟通,以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方式保有健康,而不需依赖药物,没有副作用。

黄医师还认为,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人应该顺天而行,譬如,饮食不逆天时,夏至吃什么、冬至吃什么和穿什么,都应遵循天时。

行医十余载,黄医师已救助数千患者,其中不乏“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故事,我们将于下一期文章中与读者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