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克难街故事墙 12日揭幕

人气: 28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11日电) 消失21年的克难街将重现!由新国光社区发展协会等筹办的“老邻居.回娘家”活动,将于12日在青年公园设立“克难街故事墙”,为当年国军来台那段物资最匮乏的日子,留下见证与回忆。

主办单位表示,早期的克难街,是围绕着青年公园周边一条弯弯曲曲的马路,也就是日据时期的南机场。民国38年大陆沦陷,南机场成为国军来台最早规划的区域,青年公园用地被军方征收为国军农场,青年公园周遭成为各军种眷村的安置地点。

青年公园周遭有近30个眷村,也因此,来自大陆各省的眷村妈妈们,在当时物资匮乏情况下,利用有限的食材,所烹煮出的各省特色料理,被通称为“眷村菜”,俨然是中国各省美食巡礼,并成为台湾眷村的特色之一。

至于“克难街”的由来,万华区腾云里里长李重华说,是由军医出身的时任台北市议员王乃一,于民国42年建议将当时眷村最多的街道,取名“克难街”,意喻民间“双手万能、克服万难”。60年代,克难街兴建了许多国宅(如崇仁新村),是台北市第一批混凝土兴建的国宅,也是当年台北市最先进的模范国宅。而克难街于82年2月更名为国兴路。

李重华表示,克难街早期被认为是台北市郊区,但生活机能齐备,附近有果菜市场、青年公园、新和国小、古亭国中、万华医院等,当时许多北上打拼的上班族都在此落脚。另外,还有许多客家乡亲看中此处房价低廉、交通便利,多在此安家落户。所以,克难街也称为台北市的“客家一条街”。

为重现克难街历史,并让民众对周遭生活区域发展有更深的认识,由新国光社区发展协会与青年公园附近10个里发起的“老邻居.回娘家─克难街故事墙”揭幕活动,12日上午9时在青年公园故事馆1楼举行,李重华欢迎过去住过克难街的老邻居回娘家,并提供以前的生活老照片给主办单位,藉以串起当年的台北生活片段与街头景况,也欢迎民众利用周休假日前往参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