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味全出包不罚 台消基会批法津有漏

台湾与欧盟消保团体交流 消基会吁罚款择高执行 欧代表则指政府需健全沟通管道 以供消费者有效示警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4年09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近期台湾引爆劣质油事件,重挫全民消费信心。台湾欧盟消保团体公益交流论坛18日在福华饭店举行,针对食安问题,政府、媒体报导及消费者三方监督都很重要。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张智刚说,政府加重刑责也可,但更重要的是落实执法;催生中的食安基金应首重推动健全食品安全。

近年食安事件不断,一年内爆发2次油品案件,因应这次劣质猪油案,行政院17日公布加重刑责等因应对策。张智刚表示,消基会认为目前食安事件不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执法不确实的问题,因为每次发生重大食安案件,厂商商机依旧、也不受重罚,问题没法改善。他说,前一案的大统油案,从行政罚诉求新台币18.5亿元罚锾,最后因刑责优先,且一罪不两罚,变成仅罚3,800万元,对于其他业者毫无警惕作用。

张智刚说,依据《食管法》现行最多可罚5千万元,行政院主张增至2亿元;消基会认为现行同法已规定,可没收不当利得即已够,足以对不法业者产生遏阻效力,甚至高于行政院提高的最高罚额;其实只要择最高罚款执行,就能同时符合法务部主张的一罪不两罚,以及达到重罚遏阻效力。

购劣油降成本?消基会质疑味全

另外,消基会也特别针对味全主动通报免罚一事表示,“这是法律漏洞”,消基会董事长张智刚曾表示,味全是食品大厂,却在两次油品风波名单中,该思考是否业者为降低成本采购劣质原料或对食品把关不够严格。

欧洲消费者联盟副主席英维德(Gerjan Huis in’t Veld)认为,食安很难用法规全面规范,牵涉太多利益问题,要避免发生类似事件,政府官员工作、沟通管道要很健全,与专家及各方意见交流,才能提供消费者有效的示警系统,一有事件发生就能立即处理、调查。◇

责任编辑:尚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