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PM2.5科普手册 台环署官网可下载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31日报导】(中央社记台北31日电)细悬浮微粒(PM2.5)的危害到底有多可怕?环保署今天表示,有制作PM2.5科普手册,电子档在环署官网提供民众下载。

许多民众对空气品质不良感到恐慌、闻“霾”色变,却不知日常生活的许多习惯,就是在不断地制造空气污染。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说明,“认识细悬浮微粒(PM2.5)”科普手册已放置于环保署官网,欢迎民众下载阅读或分享,提升对空气污染认识。

手册内容指出,漂浮在空气中类似灰尘的粒状物称为“悬浮微粒”,但其因其粒径大小有别,小于2.5微米的悬浮微粒,就被称为细悬浮微粒PM2.5。

因为PM2.5直径不到人的发丝的1/28,悬浮于空气中的周期可达数周,传送距离可超过1000公里,其组成成分包括硫酸盐、铵盐、元素碳、有机碳、多苯环芳香烃,金属离子如铅镉钒镍铜锌和生物有机物等。

因PM2.5粒子微小,一旦被人体吸入到体内肺泡中,就难以再排出进而容易危害身体健康。

环保署表示,一般民众普遍认为电厂、炼钢厂、炼油厂、石化厂等大型工厂是制造空气污染元凶,以单一污染源来说,工厂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确实较大,而随着大气扩散与化学反应,影响区域也较广。

环保署补充,空气污染来源其实还有很多,包括人们生活中许多行为,如抽烟、开车及骑乘机车、祭拜神明祖先时燃香及烧纸钱、用来增添节庆气氛的鞭炮及烟火、烹调习惯中的油炸及烧烤,甚至是粉刷油漆、喷雾式发胶及空气清香剂等,都会排放空气污染物。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为是使民众直接暴露于高浓度空气污染环境中,对健康影响更不容小觑。环保署建议,民众应多搭乘大众运输交通工具;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时,避免怠速停;不要再骑乘老旧、会冒白烟的二行程机车,改骑乘环保的电动二轮车;祭拜祖先或到庙里祈福,尽量不要燃香及烧纸钱。从改变这些小习惯,都可减少空污,提升对健康的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