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三个女婿对诗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明朝有个员外,他有三个女婿。大女婿是个文官,二女婿是个武官,三女婿是个庄稼人。

一天,员外过生日,三个女婿坐在一起。大女婿自以为有学问,自高自大,压根儿不把三女婿放在眼里。二女婿也觉得与三女婿坐在一个桌子上共席,有失身份。他们便出了个说诗对句的主意,想要使三女婿出丑,藉以看这个庄稼人的笑话。三女婿呢,看到两个姐夫趾高气扬的样子,心里也暗暗盘算着对付他们的主意。

说诗对句开始了。他们议订的条件是:每人说出四句,第一、二、四句的末尾,要分别用上“本是一事”、“多两个翅”、“是也不是”,第三句随便。

大女婿先说:

龙和鱼本是一事,
鱼比龙多两个翅;
人都说龙是鱼变的,
不知是也不是。

二女婿听罢,忙迎合说:“自古道鱼龙变化嘛,妙哉;妙哉!给大姐夫敬酒。”

接着,二女婿吟道;

老鼠和蝙蝠本是一事,
蝙蝠比老鼠多两个翅,
人都说蝙蝠是老鼠变的,
不知是也不是。

大女婿听罢,连连称赞:“绝妙,绝妙!”忙给二女婿斟酒。

轮到三女婿,他忽然想起自己头上戴的破毡帽,有两个帽扇,倒像两个翅膀,便道出了下面四句:

咱三人拜寿本是一事,
我比二位姐夫多两个翅。
人都说你俩是我养的,
你们说是也不是。

大女婿拍桌大怒:“胡说,胡说!”。二女婿也气急败坏地说:“你敢骂人!谁是你养的?”

三女婿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说:“二位姐夫息怒,请问哪个作官为宦的不吃我们庄稼人种下的粮食?文官武将,不都是我们庄稼人养(活)的?”

大女婿和二女婿,都被反问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郑板桥在当县官时,遇到了灾荒之年。因开仓放粮,赒济穷人,被皇帝撤了职。于是,雇一小船顺着大运河,正赶回扬州老家去。
  • 纪晓岚受命督学福建。一天,他来到福州一家茶楼,适值一群文士在那里饮茶赋诗。纪晓岚上前欲以文会友。那些人就以此楼为题,叫他作诗。
  • 一天傍晚,君臣微服在江边散步。那里停着一只小船,一个老头儿正蹲在船头持竿垂钓。但见浮标晃动,老头儿手腕一甩,却钓上金色鲤鱼一条,活蹦乱跳,老头儿将大腿一拍,朗声大笑。
  • 岳母知他要说“走板的话”(不正经之言),连忙正色道:“欲待怎样?”纪晓岚情知失口,一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儿,于是按着平仄规律吟道…
  • 乾隆年间,邓州贡生庞振坤一次去舅家,饭前,三位表嫂要与他行酒令,规定第一句把一个单字拆开,第二句要把一个单字分成三个相同的字,第三句必须是上句分出的那三个字,第四句要用头句最末那个字收尾。违者罚酒三杯。
  • 有一位少女名叫飞天,如花似玉,能诗善文。某日,她出了张招婿榜,公开出题选婿。试题要求写一首诗,八句五十六字中,要有二十个数字,前四句要求从一到十,后四句要求从十到一。
  • 昨日东风一夜稠,启门不见望江楼。 胭脂山上点水粉,黄鹤楼前挂玉钩。 铁佛寺为银佛寺,金沙洲作玉沙洲。 满天尽是芦花白,赠与先生酒一瓯。
  • 唐时,有个和尚,在中秋之夜,赏月赋诗。他绞尽脑汁才做了一句:“此夜一轮满”,就再也无法接下去。想呀想,差不多想了一年,总是找不到满意的续句。转眼间又到了秋天,这天晚上,他在床上仍辗转反侧,搜寻着接句。当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忽然触景生情,想出了续句——“清光何处无?”他很满意这个句子,为一年来的艰辛追求所取得的成果,而极度兴奋,于是一跃而起,夜半撞响寺钟。听到夜半急切的钟声,全城居民甚是吃惊。当时的皇帝,命令擒拿这个和尚。审问后,知是:为一年长思、方得五字诗的续句,而喜不自禁所致。便赐素宴招待,释放了他。
  • 他想起自己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句诗,尚未想出好的续句,便提出让王淇来续对。王舆灵机一动,以“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妙语对之。
  • 这个纨裤子弟,欲寻文学家欧阳修,比试文才。这一天,挟了几册唐诗上路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