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突破旧思维 台国史馆出版抗战史新编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9日报导】(中央社台北19日电)突破旧思维及国共争斗,国史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以3年时间,邀请国内多名现代史学者,运用新的史料,完成“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成为近年首部以中文出版的抗战史巨作。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史馆从民国102年开始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编撰计划,邀请国内50多名现代史学者在3年内完成一部6册、以新格局、新方向、新史料、新成果、新议题、新领域、新观点及新诠释,整体叙述抗战史的学术专著。

国史馆馆长吕芳上接受中央社专访表示,台湾有关抗战史的研究很早,如1973年吴湘湘出版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1981年秦孝仪主编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及国防部编印的几套国军战史等,但距今已至少有20年以上。

吕芳上表示,近年随着史料大量开放、学术研究自由,以及上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如米德教授的“被遗忘的盟友”及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中国战场进行翻案研究一言堂的局面慢慢被打破,但迄今仍未出现较为全面且不具意识形态的抗战史论著,因此重新检视抗战的历史意义、重写抗战史,变成为学界的共识。

吕芳上指出,今年除了国史馆推出“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都有大规模的抗战史编撰计划,但都还未出版,使得国史馆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成为近几十年来第一部以中文出版的抗战史。

吕芳上说,“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突破旧有的思维及禁忌,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本位、国共斗争及道德史观,采用新开放的史料,如蒋中正日记及军统局档案等,从客观、宽容的国际角度检讨抗战的历史,完整贴近真实,比以往的抗战史更具人性,更重视人与战争的关系。

另外,吕芳上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不同于传统的抗战史研究,将叙述的范围扩大,并延伸讨论抗战对战后国内政局及国际情势发展的影响,也不仅只着重在讨论军事作战,还兼论战时建设、全民动员、社会变迁、及对外关系,不仅对国共问题持平而论,最特别的还是探讨了过去没办法讨论的议题,如附日政权与沦陷区的状况,甚至是汉奸的心态问题。

吕芳上说,“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要呈现的不是一部单纯叙述战争的历史,且抗日战争也并非是一场已走入历史的战争,至今仍有战争遗留问题其看法分歧的情况存在,期盼国史馆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能成为过去历史的纪录与时代的见证、现在与国内外学界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以及未来更多新研究、新著作的踏脚石。

国史馆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一共6册,共分为和战抉择、军事作战、全民抗战、战实社会、对外关系及战后中国等6大主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