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赛夏族播种祭 Q版臀铃可爱极了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6年05月15日讯】(中央社新北市15日电)新北市赛夏族播种祭今天在芦洲成芦桥下举行,市长朱立伦表示,以感恩的心举办原民文化承传,也祈祷丰收与顺利。原民局长杨馨怡说,将在今年举办系列原住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在朱立伦参加祭告仪式后,朱立伦还以赛夏族语“苏喔嘎宰唉”问候在场新北市、苗栗南庄、新竹五峰乡的赛夏族人,并且一起捣糯米,制作麻糬。

台湾原住民中文化中,赛夏族是濒危最深的族群,也是最神秘的族群,“臀铃”是祭典腰后专用的饰物,赛夏族语称为“Tapangasan”,又称“背响”、“臀板”,是指“制造音效”的意思。

臀铃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出现日据时期,配合舞步摆动,发出叮当作响的节奏,是“巴斯达隘矮灵祭典”,中唯一发出乐音的传统乐器。

新北市赛夏族播种祭15日在芦洲成芦桥下举行,现场演示臀铃的历史,最早出现日据时期,配合舞步摆动,发出叮当作响的节奏,是灵祭中唯一发出乐音传统乐器。(中央社)

臀铃与邵族丰年节的手敲墙壁、卑南族手持警铃通知族人作用类似,最主要的目的,是吓阻邪恶、召唤良善,及增加信心与力量,与汉人过年期间放鞭炮,有异曲同工之妙。

传统的臀铃主要以竹子、果实制作。在非祭典期间,不可制作与使用,是具有神圣意义的物品,也是台湾原住民最具特色的舞具之一。

臀铃一般由男子负责制作,北赛夏则有制作姓氏或家族的规定。但若家有孕妇者,则不可触碰,这是禁忌。因此,更增添臀铃的神秘感。

臀铃传统的颜色是红、白、黑3种颜色,多数的形状均呈三角形,今天现场展示,时代进步,臀铃结合现代感,开始大量使用铜管、铃铛、垂珠、竹管、钢管及牛铃等装饰品,使臀铃在敲击臀部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还有三面镜子,作为趋吉避凶。

年轻人的创新,使Q版臀铃更加入现代元素与色彩,还有薏苡果实、串珠等,当成小装饰物,相当可爱。现场由向天湖赛夏族美工艺坊老师风顺恩,教学制作。

即将上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委的新北市议员夷将‧拔路儿,立委陈莹到场参加。会中,现场也讲解赛夏族人对于祭典的分工非常清楚,播种祭分为北群、南群,夜间,主祭者闭上眼睛,将小米种子洒向田地,仪式结束,祈求今年的农作丰收。

新北市赛夏族播种祭15日在芦洲成芦桥下举行,新北市原民局长杨馨怡(后左5)说,将在今年举办系列原住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央社)
新北市赛夏族播种祭15日在芦洲成芦桥下举行,现场演示播种祭的典礼过程,让原住民族文化与现场来宾交流。(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