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陆学者访台:我喜欢台湾人的风范

人气: 571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6年06月10日讯】大陆一位作客中研院的学者彭小华近期在部落客撰文,她分享随丈夫来台进行学术访问45天的心得,提到台湾最美的是人们随时展现的自然而然的微笑,是公共场域中人们体现的秩序感、人们对自己言行的收敛、对他人的友善与谦让。她表示,“我喜欢台湾人的风范,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选择生活在台湾那样的社会。”

台湾人轻声细语 十分友善

彭小华今年春天到台湾进行学术访问1个半月,留下深刻印象。回到大陆后,她在自己部落格撰文“走马观花说台湾想大陆”写道,台湾这里没有喧嚣,没有争抢;人们说话轻声细语,那是一种感觉完全不费力气的谈话方式,友善,但是不像美国人那样表情丰富、热情到有些夸张,也不像英国人那样有距离的客气礼貌,真正是恰恰好;两个人的交谈、一桌人的交谈,总不致干扰到旁人。

大陆学者访台:“我喜欢台湾人的风范”
大陆一位作客中研院的学者彭小华近期在部落客撰文,她分享随丈夫来台进行学术访问45天的心得。(彭小华部落格)

彭小华说,“特别喜欢台湾公车司机以亲切、体贴的声音报站,提醒乘客站稳、扶牢,每一位乘客下车刷卡付费,他都说声谢谢。工作者们对工作对象有恰当的尊重,自己也有足够的尊严。”她还说,中年以下的人都不在“博爱座”落座,中青年人自然而然地给幼者、长者让座……“对不起、谢谢”声随时听闻。

“记得那些偶遇的小感动”,她分享,这天傍晚台北风大雨急,在距离车站50米处,她与先生奔跑,这时车在身边停下,他们意外而感动。还有那位水果摊主,“我们先买了他的苹果、橙子,然后一种不知名的水果引起我的好奇,他说那是芭乐,送一个给我尝尝,给他钱却不肯收取……”。

有信仰和敬畏 是台湾人守礼友善平和的原因吗

在台湾,她注意到医治身体疾患的医院,眼科、牙科、小儿科、内科、妇产科、外科之类就分布在居民区;安抚精神心理需求的多元宗教、准宗教场所就在住宅楼间,佛寺、基督教堂、道观、妈祖庙、国姓爷庙、关公庙、孔庙、算命卜卦所之类尽可各取所需。

在这段期间,彭小华的先生身体不适就医,她称赞,台湾医院、宗教场所方便、普及、自由。她说“有信仰,有敬畏,这是他们守礼、友善、平和的原因吗?”彭小华还观察台湾政治现象,她说“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是安宁的,政府机关不是管他们的,而是服务他们的”。

台湾人环境意识强

当彭小华在博物馆参观环保运动发展历程时,她说,不由想起家乡成都的彭州石化,成都人为之担忧、恐惧,可是,却无人正面回应,连公开讨论也不允许。台湾人的环境意识之强,可见一斑。她也发现,台湾的垃圾分类比美国更细致,美国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台湾则把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如纸张、玻璃、电池、金属之类及其它一般垃圾。

对于游客的她来说,尤其赞叹台湾的文明的一点是所到之处,无论多么偏远,所有“化妆室”都干干净净,都有完备的、独立可闭门的厕位,还都配备手纸、洗手水管和烘手机或者擦手纸。彭小华文章在网路引起热烈转载,她说,“我喜欢台湾人的风范,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选择生活在台湾那样的社会。”

她说,台湾人则跟我们所谓同文同种,怎么他们的社会氛围、人们的言谈举止,跟我们有这么大的差别?“文明不是写在书上的,而是内化于社会成员内心深处并通过人际互动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她说,台湾和中国大陆真的不同,没有言词粗野的横冲直撞,台湾的幸福指数远远胜过中国。

台湾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排在30来位,比中国大陆高出50多位,“我想我大致理解了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台湾和大陆在上世纪中期国共分治后,各自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彭小华表示,台湾人更多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制度方面则已做到了现代化,转型方式被视为世界最佳。 她说,到过台湾的大陆人多半认为台湾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社会建设方面,台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和范本,可资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钟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