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学者松本浩一 来台看佛道普渡差异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松本浩一(图),专程来台了解台湾的普渡习俗。他专研中国宋、元时期道教普渡仪式,近年更对台湾佛教、道教在普度文化及祭祀仪典的异同,有高度兴趣。(寰宇人物提供)

人气: 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6年08月16日讯】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松本浩一,专程来台了解台湾的普渡习俗。他专研中国宋、元时期道教普渡仪式,近年更对台湾佛教、道教在普渡文化及祭祀仪典的异同,有高度兴趣。

“普渡”在佛教、道教上,是指以广大无分别的慈悲心,解脱众生的悲苦,使登彼岸,到达解脱境界。民俗上,佛教徒于农历7月15日中元节举行盂兰盆会,民间施放水灯的民俗,称为“中元普渡”。

民众提到“普渡”,一般都联想到好兄弟,知名连锁量贩卖场,也做为广告噱头,刺激消费。透过“寰宇人物”杂志安排,日本教授松本浩一,亲自参与并全程记录佛教的水陆法会仪式,后续的研究报告将在日本发表。

在日本学术界,以研究道教见长的松本浩一,从公元1978年开始,来台湾研究道教,自2002年起,学习并深入研究台湾道教普渡仪式的缘起与现况。

“寰宇人物”总编辑张慰慈,特别安排松本浩一到新北市莺歌满愿寺,观礼释本愿法师主法的仪式,台北府城隍庙的法务主持李玄正道长也一起参与,有了台日间佛教与道教文化的交流。

与松本浩一同样,李玄正也是首度全程参与佛教所举办的普施法仪。他表示,佛、道的经本文字、法会仪式或有不同,但要引领大众忏悔、感恩、布施的精神是一致的。

释本愿对自己主法的法会,有机会为台日学术与宗教交流尽力,感到欣慰;他说,佛教称黄历7月为“孝亲月”,源自于佛陀弟子目莲尊者供僧救母,演变至今,有遥念祖先、为长者添寿含意,更应扩大关怀生命、积极行善。(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