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路政署指港珠澳桥防波堤科学安全 专家质疑解释不恰当

路政署昨日召开记者会,署长钟锦华称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的防波堤的设计具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性,又否认防波堤被冲散。(蔡雯文/大纪元)

人气: 10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心仪香港报导)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被质疑防波堤崩塌,扰攘多日,路政署署长钟锦华到珠海,与大桥管理局代表会面,登岛视察。昨日傍晚会见传媒,他肯定地说,防波堤的设计具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性。并指防波堤没有出现被冲散的情况。不过专家对当局的解释有保留。

路政署署长钟锦华与首席政府工程师江大荣简报有关港珠澳大桥主桥人工岛防波堤事宜。钟锦华表示,前日到珠海与大桥管理局会面和讨论,并亲身到主桥东、西人工岛现场实地视察,也进入隧道沉管了解情况:“根据取得的资料,以及客观及专业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有关的防波堤设计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性。同时,防波堤并没有出现被冲散的情况。”

针对防波堤,他表示,查看过防波堤于不同时段所拍摄的照片纪录,没有发现防波堤有移动迹象。同时特别视察沉管在人工岛驳口位置的情况,没有发现隧道内有报道所指可能出现的移位、裂痕和渗水等迹象:“因此,我看不到人工岛防波堤及隧道有不安全的情况,请大家放心。”

至于东人工岛“岛隧”一端防波堤的“扭工字块”,分布较参差,又会低于水平面,质疑能否防浪。江大荣则解释,防波堤的扭工字块“随机摆放”是慎密安排。他解释,扭工字块有两种用途,离开水面、排列较整齐的扭工字块,是用来防波;而水平线以下的扭工字块,则用来保护隧道沉管,原本设计已是这样:“一般公众会有一个误解,认为以为整齐的‘扭工字块’受不住冲击,而散落海面,情况并不是这样,而是设计上,同一工字块有不同形状,因为有不同功能。”

批政府“死鸡撑饭盖”

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昨日在一电台节目表示,并非质疑扭工字块排列方式,问题是“设计厚度或标准是否我们期望的”,以及消波块重量相较香港同样环境下设计“相差了很多倍”,忧虑对面对太平洋冲击来说会否“太细”。对于记者会上,路政署指防波堤的扭工字块“随机摆放”是慎密安排,倪学仁对讲法有保留,认为即使是署方用特别方法摆放扭工字块,陆上和水面的扭工字块密度应一样,但现时看到水面的比较疏落,除非路政署提供更多的资料,包括水底扭工字块的摆放资料。

土木及结构工程师苏耀坤则在另一电台节目批评当局死撑不肯承认“崩角”,直言若现时情况符合原有设计,表明设计很有问题。◇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