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交大产学大联盟发表三维通讯技术及应用成果

交大产学大联盟举办成果发表。(交通大学提供)
人气: 10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1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5G时代来临,具备高传输量、低延迟、高稳定性的无线通讯系统至为关键。国立交通大学执行科技部“产学大联盟-三维通信网路技术及其在智慧校园之应用”计划,开发三维通讯新技术与其相关应用,28日举办成果发表会。

发表会由计划主持人林一平教授主持,以“毫米波宽频无线电阵列天线系统与单晶片”、“无人机三维异质网路”及“校园物联网地图”三大主轴发表成果,期盼以产学端链接的方式,达到“Smart campus today. Smart city tomorrow.”的目标。

计划采用台积电28奈米CMOS制程,成功开发60 GHz宽频收发电路与频率合成电路。为解决过往高频输出功率不足的问题,团队使用氮化铝(AlN)作为成核层,成长出高品质氮化镓(GaN),实现具有低漏电流、高崩溃电压的HEMT电晶体,再优化闸极结构与钝化层成长条件,提升元件特性。其技术硬体开发,将可作为新一代无线传输技术WiGig的先驱。天线系统方面,提出创新三维分散式馈入结构,可增加主动电路散热面积,降低天线阵列系统整合难度,成功展示60 GHz无线通讯功能。

在网路技术层面,此计划成功开发毫米波追踪及接取技术、飞船无人机三维异质网路及布建技术、高低频带无线传输系统整合(WiFi/WiGig/LTE)技术,实现60 GHz WiGig平台及5G核心网路(free5GC),为世界第一个符合3GPP R15版本服务化架构(SBA)标准的开源核心网路;未来可依应用需求提供新5G服务,满足物联网(IoT)、巨量资料存取等行动网路服务需求,并整合边缘运算技术(MEC),提供更快速有效的移动边缘服务。

为建构校园立体安全防护网,交通大学将三维通信网路技术套用到智慧校园中,开发“三维模型即时影像融合技术”,在空拍机上装设多支摄影机,即时串流监控校园动态,加上节点优化和深度学习技术,室外、室内都可进行人形检索。此外,整合毫米波传输技术与无人机,使无线传输更稳定,并以领先世界的全新视觉定位法,结合IoTtalk技术首创无人机信件递送系统。

因应安全驾驶辅助、无人机避障等话题,交通大学也开发深度感测技术。当机器人规划路径时,透过轻量化的Visual SLAM算法,能有效降低CPU运算负担,使移动过程更为顺畅。相关技术也可套用于数位教学平台、智慧节能及智慧建筑等领域。

“产学大联盟计划”于102年由科技部与经济部共同成立,连结国内顶尖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携手产业界聚焦前瞻科技创新研究,使国内产业顺利接轨国际市场。交通大学整合资讯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等系所资源,与广达电脑、汉民科技、联发科技、中华电信、光环科技等企业携手合作,成功在三维通讯无线网路技术上获得关键突破。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