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饮水思源与回馈 扶轮基金前受奖人分享心里话

出席“扶轮基金前受奖人联谊会”的扶轮社友、来宾合影。(中坜明星扶轮社提供)
人气: 37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12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桃园报导)扶轮滚动百年,因有无数扶轮人默默地耕耘与付出,才能成就今日在国际上的巨大贡献,这股力量持续温暖着许多人的心灵。

“扶轮基金前受奖人联谊会”是扶轮地区为扶轮基金前受奖生所举办的会议与餐会,前来参加的人与扶轮社都有一段美好的关系,如今都已是事业有成的社会菁英,12月15日,前受奖生怀抱感恩的心齐聚一堂,分享心里话,饮水思源、感恩扶轮,希望自己也能回馈,将这份大爱传承下去。

“扶轮基金前受奖人联谊会”主委DGN Medico王元甫说,他自己也是新营扶轮社奖学金前受奖生,45年前,当他还是就读善化国中的15岁少年,就与扶轮社结下了缘分,他记得1972年秋天,师长带领他和同学一起到扶轮社领奖学金,连续两年得到帮助,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元甫说,从那时候起扶轮的种子就埋藏在他心中,后来成为事业有成的医生,决定加入扶轮社,在2011-12年度他担任八德阳德扶轮社社长,提供扶轮奖学金给93位四所国、高中的学生,希望种下的扶轮种子将来有一天也能长成大树。

国际扶轮3501地区总监DGSun朱先营致词表示,前受奖人联谊会成立的目的,是建立受奖人彼此之间的连结,以及与扶轮社的脉络关系,有了这层关系就可以提供参与扶轮服务计划的机会,今天来参加的各位受奖人都是社会的菁英、国家的人才,希望藉由这次的联谊会活动,促使大家来学习扶轮人的精神,一起做服务。

前总监PDG Tony张宏明致词表示,中华扶轮教育基金会创始于1976年,至今43年斐然有成,扶轮服务重视教育,中华扶轮教育基金专注投入支持青年学子高等教育,自创立迄今帮助过国内外硕、博士班学生超过4500位,经费来源都是扶轮社社友慷慨解囊捐献,希望培育学术菁英为本土服务、为国家奉献。也希望未来青年学子成为社会栋梁后,参与扶轮反馈社会、行善天下。

受奖生:有了奖学金才能安心做研究、完成学业

今年的联谊会由中坜明星扶轮社主办,联谊会主委王元甫特别邀请“日本扶轮社米山奖学金”前受奖生洪朝富教授、林文杰助理教授、“中华扶轮奖学金”受奖生傅昶惟及沈威任做专题分享。

洪朝富是在1990年至1993年就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电子资讯博士班时,受教于东京大学凤弦一郎教授的指导,博三是他毕业的关键年,非常荣幸获得日本扶轮社米山奖学金,一个月18万元(日币)共领了12个月,当时大女儿1岁、小女儿刚出生,奖学金让他妻小生计无虑,个人亦能无后顾之忧的专心致力于研究,3年顺利的完成日本博士学位。回台后他在真理大学任教,因有感于王元甫医师悬壶济世、热心公益的精神,遂加入中坜明星扶轮社,学习做服务。

助理教授林文杰说,他领了米山奖学金两年共240万元日币,大约合台币6、70万元,奖学金对他而言非常重要,他曾对日本面试委员承诺,要拿这笔奖学金研究日本的精神和文化,回台后,他于2019年7月正式成为扶轮社社友,随即展开社区服务,日本米山扶轮社和新屋扶轮社也有了好的桥梁,希望有朝一日台日之间能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中华扶轮奖学金”前受奖生傅昶惟会长分享

联谊会西区分会会长傅昶惟说,其实自己是一个不善与陌生人互动的人,每年加入的新受奖生源源不绝,不同年龄层与各领域的人都有,也是强迫他走出舒适圈的第一步;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16年他以受奖生身份参加大迎新的宿营活动,在学姊的簇拥下半推半就的在上百人面前唱歌,这是过去从来不曾尝试的事情,也让他体会到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也是开启与扶轮人连结的开端,现在他都能在别人面前侃侃而谈。

沈威任说“没伞的孩子只能努力的奔跑”,他的原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有幸得到台南东南扶轮社的推荐领到奖学金,他自我要求一定要在一年半之内完成学业,因为这样才能赶快回馈社会。

沈威任说,饮水思源、感恩扶轮,他对这份爱的传承有使命与责任感,领到奖学金就在心中默默种下了对自己的期许,期待有朝一日也可以效法扶轮人的大爱,分享给下一位有需要的年轻人。他说身为受奖生都曾在扶轮基金会这棵大树下乘过凉并且成为一家人,应当要分享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专业与经验。

2017-18年是沈威任拿到奖学金的第十年,也是正要回馈的时候,他主动向台南东南扶轮社承诺每年要捐1万元给扶轮社,指定服务计划用途,期许自己捐的总额有一天会大于当初拿到的奖学金,把爱继续传给下一代,让扶轮人的温暖照亮更多角落。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