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下西洋六百年 两岸“郑和热” 争仿古船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吴京日前表示,庆祝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两岸大学暨相关研究机构决定跨海合作,将仿造兴建郑和古舰环游世界,并举办系列学术研讨会、中国航海史等活动。但两岸可能跨海合作庆祝吗?国立海洋大学客座教授苏明阳不以为然,认为双方意识形态不同,合作很困难;他更以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揭开“郑和宝船之谜”,指出郑和并不是开巨船下西洋。

苏明阳说,明、清代有八种文献,纪录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有四百四十呎长,相当于一百三十公尺长,宽五十公尺。一般足球场有一百公尺长,而以现代造船科技推断当年木造船技术及木材的极限,应无法做如此大船。

苏明阳说,宝船的大小有问题,可靠的推断应该只有原来说法的一半长度而已,这在当时已经算很大的船。郑和前后下西洋七次,每次二、三百艘同行,非常壮观,航线从南京向西行,最远到北非,一趟航程约四个月。

通常,一次远行,船队有粮船、座船、马船、水船、战船等多种。宝船是最大也是数量最少的一种,装载有宝物给西洋国家,返程也载回对方朝贡物品等,比较宝贵,因此有“宝船”之称。

西洋人非常崇拜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但,他们发现中国还有一个郑和,远在哥伦布之前八十年,就已经率船队下西洋七次,渡过印度洋、太平洋暴风圈,这些壮举令西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时,西洋国家即有不少人“炒郑和”。

目前,中国大陆也在“炒郑和”,“郑和热”吹进台湾。吴京表示将仿造郑和古舰,于二○○五年完成,届时将有环游世界之行。

据指出,吴京倾向造的大船,可能有一千吨大,经费相当庞大。海大教授苏明阳表示,最有效率的作法是拍“郑和下西洋”电视、电影片。现在已有人找上他,相关经费仍待支援。基隆一位全国知名船模型制作家曾树铭,曾为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制作一艘仿古船。他根据多年的实务经验,倾向认同苏明阳教授的考证结果,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不是巨船。曾树铭制作好的两艘福船、砂船,都是郑和下西洋的模型船,加大之后就是郑和仿古船。

庆祝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仿郑和古舰之举可能“百花齐鸣”,国内各做各的,大陆也做大陆的,谁能先做好,就看谁能先找到金主,毕竟仿古舰的经费不小。

(中时电子报 2002-01-10)(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郑和舰队 疑被夸“大” (1/10/2002)    
  • 永乐大帝 (9/9/2001)    
  • 郑和下西洋 (11/18/2000)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是否有这样的疑惑,为何古人形容起时间来会用到一寸光阴、一炷香,一刻钟这样的词汇?如果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那就需要了解古人是如何计算时间的了。在西方的钟表还未传入中国以前,古人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古代的“时钟”,看看智慧的古人有哪些精巧的发明吧。
    •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 毛遂自荐。(清玉/大纪元)
      就像放在囊中的锥,尖端会刺透囊袋显露出来,才能出众的毛遂,一遇到机会就显露出本领。终军志向远大,入京时丢弃出入关隘的信符,表示出关后不再复还。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太尉张颢敲破山鹊化成的圆石,得一金印;太守孟尝改革弊政,离去的珠蚌又自动返回了。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25日起推出“清法战争特展”,展出重要古物——法国人远征福尔摩沙的地图手稿。
    • 赵鼎刚强不屈,保国忠心九死不移;朱穆专心攻读,状似痴愚。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