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是以中国古典舞为主要表现形式

2016年10月21日,新唐人第七届“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获奖选手的舞姿。(戴兵/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858
【字号】    
   标签: tags: ,

神韵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中国古典舞表演团体,许多其它舞蹈团体的表演融入了现代舞、武术或芭蕾,他们所表演的并不是纯正的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五千年庞大中华文化基奠中,艺术体系里面的一支肢体表演形式。几千年来,它在民间、宫廷以及传统的戏剧中世代相传,历经各朝文化的基奠和淬炼,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完整、庞大的舞蹈体系之一。

2016年10月21日,新唐人第七届“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获奖选手的舞姿。(戴兵/大纪元)

中国古典舞讲究“身韵”、“身法”和“技巧”。 “舞”、“武”同源,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要求不同。 “文”、“舞”相融,经过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基奠以及历代艺人的实践、提炼、整理和加工,中国古典舞不断地丰富,形成了带有独特华夏民族韵味的“身法”、“身韵”以及完整的一套跳、转、翻,各类组合动作与毯子功(包括各种高空翻腾、技巧式的跳跃及各种旋转等)的高难度“技巧”。中国古典舞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舞蹈艺术,它对世界其他舞蹈体系和体育的影响都很大,现代芭蕾和体操中都能看到中国古典舞的身影。

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舞蹈语汇使得中国古典舞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能表现人的各种情感、性格与故事情节。从三皇五帝的远古到历朝历代的兴替,从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传统价值到人文故事、风俗民情、诗文歌赋,都可以在流传至今的舞蹈戏曲中管窥一斑。可以说中国古典舞是五千年中华神传文化的承传和延续方式之一,是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块最璀璨的艺术瑰宝。

2016年10月21日,新唐人第七届“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获奖选手的舞姿。(戴兵/大纪元)

民族民间舞蹈

神韵演出还包括传统的民族和民间舞蹈。 他们以生动的服装、优美的韵律和独特的舞蹈风格带您来到那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或无边无际的蒙古大草原,领略华夏大地上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图为2016年10月21日,新唐人第七届“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获奖选手的舞姿。(戴兵/大纪元)(戴兵/大纪元)

舞剧

精巧的舞台戏剧生动地描绘了过去的珍贵故事:从三皇五帝的远古到历朝历代的兴替;从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传统价值到人文故事、风俗民情、诗文歌赋,展现了中华文明最崇高的美德,传达了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的现实意义。 节目主持人会为您简单介绍每个故事的背景与情节。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自神韵艺术团网站

(神韵网站授权转载,版权归神韵艺术团所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20年3月15日,神韵艺术团在佛州威尼斯表演艺术中心(Venice Performing Arts Center)的第四场演出,为Mark Manges先生带去了很多惊喜,他连连称赞这是 一场完美的演出,展示的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中。
  • 3月16日下午,神韵艺术团在美国威尼斯表演艺术中心( Venice Performing Arts Center)今年在当地的第五场、也是最后一场演出圆满落幕,精彩的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 在中国古典舞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许多与武术类似的动作,如“弓箭步、大射雁、大刀花、飞脚”等动作,这些动作只听名字就充满了武打的意味。其实中国古典舞的身法的确是来源于武术,舞蹈与武术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术,武术文用是舞蹈。舞蹈采纳了许多武术的身法,然后将肢体动作拉长放缓,变成富有美感、韵律感的观赏性表演,完全没有了武术强硬的特质,反而会以美的形式唤起人们的崇慕之心。历史上,许多智者发现了武舞相通的特性,并将用于两军对战的武术化为观赏性的舞蹈,如商汤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南北朝的《兰陵王入阵曲》等,而历史上最著名的武舞当属唐太宗时的《秦王破阵乐》。
  •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追溯历史,艺术的起源往往与信仰有关。当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太过强烈时,就会将其表达出来,用歌声、用图画、用舞蹈。在上古时期,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之心、虔诚之意超越于其它的任何一种感情,因此,在任何一种人类艺术的滥觞阶段,我们最常看见的就是描绘天国神佛的作品。
  • “飞天”一词是跟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飞天”在佛教中的含义是天上掌管音乐和舞蹈的神,每当天上举行盛大的佛会时,她们就凌空飞舞,以舞蹈、音乐和鲜花礼赞神明。在敦煌壁画的创作过程中,她们的形象被虔诚的工匠亲眼目睹并描摹、雕刻、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数!唐代书生灵魂离体入了冥府,预知三年前程,还阳后果然灵验!书生灵魂离体所见,只预见他此生未来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触发我们深入追索:命运安排的根据为何呢?那么命运不好的,又怎样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