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调适“微解封”心情 纾解防疫焦虑重回社交

医学部长林健禾说,调适微解封心情,渐进式适度调整心态,逐步“新正常”生活。(奇美医学中心提供)
人气: 8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1年07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赖友容台湾台南报导)随着疫情微解封到来,许多人希望早日回归“正常”日子,可以去购物、逛街、聚餐消费,但有些人微解封后,原先采用封闭方式换得的安全感开始消失,开始出现焦虑、恐慌,担心微解封恐酿成防疫破口,到底如何从微解封重回到社交生活,让精神医学部长详细解析。

自5月15日中共肺炎(俗称武汉肺炎)疫情进入警戒第3级防线后,终于7月12日疫情开始微解封。为了避免病毒散播,疫情扩大,大家采取封闭,减少接触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要出门、与人保持距离、不在外用餐,成了这段日子的常态。

面对疫情压力存在焦虑,可能透过咬手指、抠指甲、拔头发等行为排解内在焦虑感。
面对疫情压力存在焦虑,可能透过咬手指、抠指甲、拔头发等行为排解内在焦虑感。(奇美医学中心提供)

如何从“微解封”重新回到社交生活

奇美医学中心精神医学部长林健禾表示,受到病毒惊吓的大脑,面对“新正常”生活的改变,是需要有计划的逐步调整,重新适应有一段时间没有做的事情。

每个人调整的步骤不一样,首先依据自己的节奏进行。从正确的消息来源接收讯息,与周遭人讨论生活变化;别急着把想做的事情一口气全部开始,先选择变化比较小的、已经习惯的、比较小规模的社交互动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活动,不要纠结于“假设”或“应该”发生的事情。

让大脑在安全情况下,慢慢适应“新正常”生活。

林健禾表示,中共病毒的影响不只在生理上,随着媒体网路放送,心理受影响的人数远远超过被病毒感染的实际人数。

他同时提醒:心理比较敏感的人,在这段期间的焦虑、紧张大到超过自己负荷的程度,产生身心症状,不要自己放在内心挣扎,应该及早就医,透过医师协助把身心症状解除,早日调整恢复新的正常生活。

尊重自己及他人的选择

恐慌与期待是解封氛围下会出现的心理矛盾。民众期待实现正常生活中,又忧心病毒散播在外面空气中,产生不安全的恐慌,这种担心的冲突,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从完全不担心的自由自在至极度担心而无法出门的程度都有可能。

这些差异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特质以及疫情对个人的影响。因此,当发现自己的心境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不要陷入谁对谁错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在3级警戒期间所遭遇的状况不同,当解封的时候,每个人对于安全、期待也可能不一样,不需要普天同庆。

林健禾建议,允许自己跟周边的人都按照自身的步骤走出封锁,保有自己调整改变的时间。

还有,微解封后出游的人,可能已经规划许多户外活动等着这一刻到来,在警戒尚未完全解封前,出门务必戴口罩、勤洗手并遵守防疫规定,切勿因微解封降低戒心,以致身陷染疫风险中。◇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