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移工失能补助逾4千万未领 监委:损台湾形象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2年0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台湾自1989年正式开放引进外籍移工迄今,移工人数累计逾70万人,但移工职灾失能率却是本国劳工的2倍。监委王幼玲、王美玉调查发现,雇主常违反《劳基法》应给予医疗照顾、补偿等规定,近10年应领而未领的津贴总额高达新台币4千万余元,因此促请劳动部改善。

两位监委指出,移工职灾一再发生的原因为工厂机器老旧缺乏安全设备、雇主追求生产速度而关闭安全装置、欠缺职前教育训练、未建立有效的职灾通报平台等;而移工遭遇职灾后也普遍面临雇主未依规定给予工资补偿或医疗协助、提早解约或不予续约、中介未能协助申办各种法定补助或补偿、未接受职业重建协助等困境。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间,有聘雇许可且领取失能给付的外籍移工有1,087人,其中有近半数的512人遭终止契约。而在近10年中,移工应领而未领的失能津贴金额竟高达4千万余元;符合请领劳保失能年金的返国失能移工,也因相关请领手续及应备书件繁复庞杂、交通不便等因素而被迫放弃,导致逾半数未能持续受领,严重损及台湾的国际形象。

调查报告指出,雇主常违反《劳基法》保障职灾移工应有的医疗照顾、补偿及后续的职业重建等规定,更受限于定期契约而未获续聘,但劳动部却迟未对失能移工调查追踪、给予积极协助,违反国际公约规范;虽然《就业服务法》规定可废止雇主招聘移工许可,但近5年来仅有6件12人,难收警惕之效,形同虚设。

即便《职业灾害劳工保护法》规定,雇主应在职灾劳工医疗终止后安置适当工作并提供辅助设施,但监委们调查发现,部分移工未获任何促进就业的协助,且复工后从事看门、拔草、打扫、坐在地上拉电线等,但劳动部迄今未有任何裁罚纪录,也未能协助职灾劳工就业;甚至,要转换新雇主的职灾失能移工经还要再付一笔中介费。

调查报告也提到,劳动部“职业灾害劳工个案主动服务计划”于2008年开办,对于职灾移工的服务率却自始偏低,自2011年迄今仅占总服务人次的千分之一,部分产业移工密集的县市直到近年才有服务移工的案例,且多半仅是事发初期的权益咨询,并无职业重建资源。

对此,劳动部回应,现行《职灾劳工保护法》及将于今年5月1日生效的《劳工职业灾害保险及保护法》,补助医疗院所及相关团体办理职能复健或部分职业重建服务一体适用,服务对象为所有职灾劳工,无国籍之分。未来也将透过国外驻台机构、中介团体主动联系符合资格的职灾移工申请失能生活津贴,并确保他们返国后能持续领取。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