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眼不见微菌 科博馆微真菌特展

科博馆馆长焦传金(左)与贵宾合影。(赖瑞/大纪元)
人气: 11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瑞台湾台中报导)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自26日起推出新春第一档“眼不见微菌—微真菌特展”,透过深入浅出的四大单元展示,带大众认识这些肉眼无法辨识的微真菌特性,并展示它们在生活中不同的应用。科博馆馆长焦传金、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廖启成、中华民国真菌学会理事长谢松源也来到现场致意,焦馆长期待未来能与食品所、真菌协会持续共享资源,一起共创交流火花。

策展人黄俞菱博士表示,一般大众对真菌的认知有限,但其实微真菌和生态系中其他生物、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观众可透过本特展了解科博馆如何发现、保存与研究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从生态、生活、与学术研究等多元面向认识微真菌。共同策展人张瀛之则强调,这次特展要阐述一个重要概念,眼睛看不到的微真菌,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当它们和不同生物、物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对不同的生物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

岩石上常发现的地衣,其实是微真菌与藻类或蓝绿菌的共生体。
岩石上常发现的地衣,其实是微真菌与藻类或蓝绿菌的共生体。(赖瑞/大纪元)

本次特展共分四个单元:1.真菌世界单元,介绍真菌的形态、大小与多端的变化,常见的香菇、蘑菇、金针菇等菇类,都是大型真菌,而肉眼看不见的真菌,就是本次特展的主角-微真菌。2.“是敌是友?微真菌与其他生物”单元,说明微真菌与其他生物间紧密的共生关系,与寄生在昆虫身上、导致寄主死亡的虫生真菌。3.眼不见为净单元,说明眼睛看不到的微真菌,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当它们和我们的身体、环境及其他生物、物质交互作用,确实会对你我的生活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最后一单元“菌种保存库”,以科博馆的真菌实验室一隅为场景,带观众一窥博物馆如何透过真菌搜藏库保存干燥标本,以真菌种原库长期保存活菌株,让未来的研究有更多可能。

冬虫夏草是虫生真菌中的实体,并非虫体。
冬虫夏草是虫生真菌中的实体,并非虫体。(赖瑞/大纪元)

无论你我是否意识到,微真菌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从日常饮食、用品、医疗健康食品,到各种酒类、发酵茶,酱油、味噌、红麹等调味料,豆腐乳、起司、天贝等发酵食品与东西方面食,以及清洁剂、饮料、化妆品、医疗用药、健康食品等日常用品,我们的饮食与生活处处充满着微真菌。然而,不当储存会造成食物发霉、产生真菌毒素(如黄曲毒素),因而也会引发真菌性疾病,这些则让人闻之色变。

微真菌早已深入我们生活中各种用品。
微真菌早已深入我们生活中各种用品。(赖瑞/大纪元)

“眼不见微菌—微真菌特展”自即日起展出至11月27日止,观众可在新年假期或闲暇时间前往科博馆第三特展室参观。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