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东河“taew’an”家屋落成 营造与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

东河“taew'an”家屋落成,营造与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苗县府提供)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1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苗栗县东河国小“taew’an”家屋落成了。为了让学生了解祖先生活习惯和模式,学校利用操场周边空间,遵循古早技法搭建传统竹屋做为民族教育场域,也在四周开辟种植场地,让学生体验耕种并学习与大自然共存。

传统作物耕地 种菜经验。
传统作物耕地 种菜经验。(苗县府提供)
学生体验耕种并学习与大自然共存。
学生体验耕种并学习与大自然共存。 (苗县府提供)
东河国小学生体验传统竹屋建造的过程。
东河国小学生体验传统竹屋建造的过程。(苗县府提供)

苗栗县东河国小111年度获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补助营造原住民族文化学习场域经费181万4,738元整,规划了传统竹屋及传统作物耕地,让民族教育不只能在教室内学习,更能拥有体验、观察及实作的机会,例如:去树皮、剖竹及防水工法施作等技艺学习。

在赛夏族传统生活中,种植农作物及进行渔猎是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其中作物亦包含织布染色用的天然植物,因此规划在传统竹屋周遭保留部分空间作为种植作物使用,例如:小米、薏苡、薯榔等,未来师生可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

原住民族顺应大自然、惜福感恩的天性,以及长期与大自然互动下累积的传统智慧,在其保留的民族文化当中仍然可见,例如搭建传统竹屋的材料不能使用新鲜竹子,需经过晒干与烟熏等多个步骤处理才能降低虫蛀或潮湿等问题发生。

东河国小高清菊校长表示,我们期待“taew’an”是一个在学校的“家”,也是凝聚部落与学校共识的“家”,让彼此牵起手来一起照顾我们的下一代,使其了解自己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进而提升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县长钟东锦表示,透过部落耆老、族人及学校间相互讨论取得共识进行空间的营造,能让原住民族的文化价值不断传承与革新。未来将持续推动原住民文化,以利发扬原住民族文化之美。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