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访】《南方,寂寞铁道》导演萧菊贞:没拍这些景色就没了

《南方,寂寞铁道》导演萧菊贞。(大纪元记者吴信璋/摄影)
人气: 17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3年06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世勋台湾台北报导)台湾首部“铁道人文”纪录电影《南方,寂寞铁道》,由连续荣获两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导演萧菊贞执导,费时6年,无数次走访屏东枋寮及台东两地,完成最具深度人文观点的铁道文化保存之作。

为何想拍南回铁路?萧菊贞接受《大纪元时报》专访时提到,自己在大学里教授台湾电影,而台湾电影里常有铁路的画面出现,像是她非常喜欢的导演侯孝贤,电影里面几乎每一部都有火车的身影,可见火车跟台湾庶民生活有很深的关联。

火车代表回家的情怀

通常大众在讨论的时候只把火车视为工具,但火车并不仅仅是如此,而是承载着诸多记忆与生活。萧菊贞谈到:“我们多少很重要的生命时刻是发生在火车站,是发生在月台上,是发生在火车上,你非常忘不了的难舍难离的那种离别时刻,你多少跟爱人期待着重逢的时刻,你要到外地去闯荡,你衣锦还乡或是拖着一生的失败尘埃回家,多少时候都是发生在这个火车的移动上面,我觉得那是很多人很深刻很深刻的记忆。”

她自己跟火车也有许多记忆,她回忆起小时候,“因为我是高雄人,家里环境又非常普通,小时候买不起私家车,那时候也没高铁,我们跟外面的连结,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必须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往北部跑,后来到北部工作往返,都是依赖火车,所以火车某种情况也代表了回家的一种情怀。”

《南方,寂寞铁道》海报。(南方,寂寞铁道 On The Train 粉丝团提供)

如果没拍 这些景色就没了

萧菊贞开始想要说“火车与铁道”的故事,当时刚好遇上南回铁路电气化工程要启动,南回铁路横跨台湾的最南边,贯穿中央山脉,串联台湾海峡跟太平洋,景色壮丽,如果不去纪录的话,南回铁路电气化那些单纯的地景就将消失。

她身为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因此燃烧,“不知道这件事那就算了,但你知道了之后,你不拍就很可惜,如果当时我没有拍,我没有那么冲动去做这个计划,就没有了。”

不只是景色,还有南回铁路关于人的故事、历史,“如果我没有把那段历史爬梳出来,我想台湾大概知道的那段历史的人也不多吧。”

拍摄过程艰难

拍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之处,火车是庞然大物,时速一百多公里往前跑,要拍摄很困难,尤其南横铁路是环绕着山跑,铁路附近可不像西部线通常有公路,南回铁路旁可没公路,所以必须花很多的心思找拍摄点,常常是跟铁道迷去爬山,好不容易爬到很高的地方可以找到一个视角,可以拍火车穿越山谷,或从隧道出来。

又或是要运用空拍,或是得有人在车厢里面,拍摄从火车车厢看出来的视角,又或像是在司机员后面拍摄,萧菊贞导演说这过程很耗费体力,她和司机员挤进小小的火车机车头中,连大型摄影机、脚架都无法进去。

站在司机员后方“司机员开多久,我就站多久”,甚至在货物列车上,站立长达6个多小时到双脚麻木,才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画面,萧菊贞导演形容纪录片拍摄就像苦行僧在修炼。

有太多商业算计就拍不成了

《南方,寂寞铁道》是部人文纪录片,花了6年拍摄,从取材开始,萧菊贞就面临着很多质疑,像是这部影片是要拍给谁看?台东屏东的电影人口又不多,那拍了有票房吗?有观众吗?

萧菊贞些许激动的说,文化作品不应该放在商业机制上去衡量价值,当她发现南回铁路这题材是台湾重要的文化资产后,想去记录与保留时,真的不能去想太多商业性的东西,“在这过程中只要我有多一点点的算计,多一点点的想到什么商业回馈或什么,其实这部片就拍不成了。”

她语重心长的说:“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岛上,这样的一个土地上面,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跟历史要有多一点的关注,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那这个关注你不能是完全放在商业价值的平台上去看的。”

越是面对类似的质疑,越是激起她的志气,萧菊贞就是要把这些故事告诉大众,这些故事的价值是属于台湾人共同的生活记忆,“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会因为很多的这种质问,反而会有一种反骨,就是觉得你们这样子问,我就越来告诉你那个地方有没有故事,我相信你们去看过电影,就会知道其实电影里面的故事是满出来的,电影里面的故事是很多的,那我也带着你们好像做一趟南回的旅程。”

文化是开发商业IP的养分

近年来,台湾的影视产业在努力的开发商业IP(编注:此指文学、动漫、音乐、影视、游戏等原创内容的智慧财产权),萧菊贞认为,文化是商业的根底,要开发商业性的题材,文化根底就是养分。

她解释:“商业IP可以开发或是能够有很好的成功,需要去开发新的素材,也需要从这个土地上去开发出好的故事内容,不是吗?好的故事内容谁去开发?纪录片也好,文史工作也好,文化历史也好,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养分,你看就算我们讲韩国的影视题材,他们也有非常多对他们历史的纪录,也有非常多对生活非常好的这些纪录,那些东西如果都没有人去做那些基底,那怎么能够长出好的IP?”

把自己蹲低 理解拍摄对象

对于想拍纪录片的人有何建议?萧菊贞提到,她在大学教拍片时,学生一旦出现太自我中心的情况时,就一定会被她骂一顿,“有时候大学生刚念大学时,拿起摄影机要创作,总觉得自己好像很了不起要当导演。我说不是耶,尤其是你在做田野调查,或你在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你必须要蹲低,你必须蹲低,去理解你的拍摄对象。”

她提到,“别人的生命轨迹有他的生命花园,你就是一个敲敲门跑进来的人,你试着要在这里面,在不干预、不去破坏人家的情况下,怎么去把这里面的美好精彩或者是动人呈现出来。结束了之后你可能门一关上,你又离开到下一段旅程,他还是会继续在他这个轨迹上走,所以没有人非得配合你的拍摄,所以你必须对他们要很尊重。”

责任编辑:齐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