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

八年不发一语谏议大夫 为何在节骨眼上死谏?

作者:怀忍忍
阳城大肚宽容,严谨自律,受到乡里、太学生和官员敬仰。(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904
【字号】    
   标签: tags: ,

唐朝人阳城(字亢宗),是出生于北平定州的官家子弟。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无法买书,于是他想办法进入文学馆集贤院工作,担任写书吏。他偷偷地阅读着院内典藏的各种书籍,日夜不出门,发愤苦读,经过六年的时间,无所不通,考中进士。他与两个弟弟——阳堦、阳域感情友爱逾恒,当年事渐长,他也不愿意结婚,对弟弟们说道:“我与你们相依为命,如果娶妻,就会有外姓的介入,虽然共同生活,但却会渐渐疏远,我不忍心如此。”弟弟同样赞同他的看法,也终身不婚。

大肚宽容  严谨自律

阳城生活简朴,为人宽和大度,待人谦恭,不论对方是长或幼。远近的人都敬慕他的学问与品行,前来就学的人络绎不绝。在他的邻里中有人发生争讼时,不去找官府,而是找阳城解决。有人偷伐他的树木,阳城路过看到了,为了顾及他们的面子,就躲起来不让对方看到。

一次家中断粮,他派遣奴仆去求米,奴仆却以米换了酒,喝醉了卧倒路上。阳城等了很久,与弟弟一起去接人,却看到奴仆醉倒路上还未醒来,于是背着他回家。等奴仆醒来后,深感内疚并道歉,阳城说:“天寒饮酒,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他有个妹妹,丈夫客死他乡,阳城和弟弟行了千里路,背着他的棺材回来安葬。然后让妹妹依附自己过活。妹妹的儿子四十多岁了,仍然痴呆不识人,阳城常常背着他出入。

遇到饥年,阳城的足迹不出邻里,用榆树屑煮成粥果腹,依然持续给学生讲学不辍。有人哀怜他饿肚子,就送来东西给他,但是他婉拒了。后来给他送来数杯米糠果核,他才收下。有奴仆都儿,深受阳城的操守与德行感化,也自我约束,成了正直耿介的人。

山东节度使听闻阳城的仁义,派使者送他五百匹缣布,不要他还。阳城坚持不收,使者留下缣布走了,阳城也不去动用那些缣布。那时里人郑俶要葬亲,借不到缣布,阳城知道了,就把那些缣布给他用。

阳城受到乡里爱戴敬仰。(Pixabay)

谏议大夫无为无不为  死谏皇上

阳城不慕荣利,心中是非分明,遇事足智多谋,且恪尽职守,正直敢谏,可为大义而不顾性命。

在唐德宗时期,杰出的宰相李泌推荐阳城担任谏议大夫。德宗遣长安尉送来束帛,阳城穿着粗布衣到城门下辞让不受;皇上又派遣宦官持绯衣(五品以上朝官的官服)帮他穿上,召见他,并赐帛五十匹。

阳城当上谏议大夫,天下人都听闻了这个消息,期待着他的表现,相信他能够发挥正直的操守、直言纠正皇帝的过失,大有作为。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其他谏官都纷纷上书陈述劝谏之言,唯有阳城与他的两个弟弟、宾客日夜畅饮,没有上奏章。当时的朝臣韩愈看不过去,写了一篇名为“争臣论”的文章来讽刺阳城,不干事就当去职,其他朝臣也对阳城进行批评。然而,阳城并不在意,只是以饮酒消遣为乐。他还对两个弟弟说:“我的薪俸收入,留下每月的柴米油盐菜钱,其余都可送酒家买酒,不用留下来。”就这样阳城在谏议大夫位上八年,人们看不到他的任何作为。另一方面,他在太学讲解经籍,受课的生徒礼仪良好法度井然。

后来,唐德宗误信奸臣裴延龄诬陷贤相陆贽和张滂、李充的话,对这些良臣非常生气,举朝内外无人敢言。这时,唯有阳城挺身而出,说道:“吾等谏官,绝不能让皇上相信奸臣,杀了无罪大臣。”

于是阳城俯伏在宫殿前,上书举述了裴延龄的罪状,为陆贽无罪辩护,义气激昂连日不停。德宗大怒,要处罚阳城,幸得太子(后来的顺宗)为他开脱解救,阳城才得以免罪。然而,德宗皇帝一心要升迁延龄为相。阳城继续进言,说:“若延龄为相,我当撕坏宣诏的白麻纸[1],于朝堂哭泣。”后来阳城被贬为国子司业,然而,延龄也没被任用为相,不能不说是阳城的力量所致。

其后阳城又被外放,贬到道州(今湖南境内)当刺史。太学中的诸生何蕃、季偿、王鲁卿、李谠等二百人跪在朝堂前,请求留下阳城。他们守在宫阙下数日,但是被阻挡在门外,无法进见。最终,阳城离开时,他们都悲泣不已,立下石碑纪念阳城的德行。

治地方如治家  州民感激

到了道州,阳城治理百姓如治家,非常关爱百姓,适当给予应有的惩罚和奖赏,不逼催百姓的税款。他从俸禄只取生活所需的钱而已,剩下的全归官府所有。每天煮米二斛,烹煮一只大鱼,放在道路上,供人共食。道州地方,多侏儒州民,身长不过三尺余,每年进贡作矮奴,号为道州任土贡。阳城怜悯他们离乡背井,就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询问,阳城奏道:“州内的居民都身材矮小,若以他们作为贡品,不知道要奉献哪个。”从此停止了进贡侏儒。道州人民非常感激他,如果生男丁,纷纷以“阳”作为子弟的字,让儿孙不忘使君(刺史尊称)阳城。

阳城到任前,前任刺史因罪入狱。那些曾经和前任刺史亲近的官吏,试图自清,纷纷落井下石,搜集前任刺史不法之事向阳城揭发。阳城则将这些个小人一个个都抓起来。朝廷要求各州自我考评功第上报,阳城给自己评为最下一等,他写道:“养育保护地方心劳,追科税赋政绩拙劣,考下下等。”

因为当地税收未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责备他。后来,观察府派遣判官到当地监督税赋。判官到达道州后,却不见地方官长阳城来迎接,感到诧异。他询问吏员,吏员回答道:“刺史认为自己有罪,自行囚禁在狱中认过。”判官惊讶,急忙进入狱中见阳城:“使君犯了什么罪?我奉命前来探询您的安危。”判官逗留了几天,阳城都不敢回家,就在馆外等待命令。结果判官匆匆告辞离去。

顺宗立,召还阳城,那时阳城已经去世,官府护丧归葬。皇上追赠左散骑常侍,赐给其家二十万钱。

注[1]白麻:按宋.王溥《唐会要‧卷五七‧翰林院》:“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谓之白麻。”

资料来源:《新唐书》;白居易《新乐府‧道州民》
@*#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